中医辨证治疗蛇串疮(带状排列)53例临床观察

来源 :第8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临床53例蛇串疮(带状排列)病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为合理、有效的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53例蛇串疮患者行中医辨证论治,肝经郁热证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上方加水煎服,连续内服1月,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周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3个疗程停药,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疗程结束后复查.结果: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皮疹结痂,疼痛消失,n>=95%;显效:皮疹大部分结痂,疼痛明显减轻n>=70% ;有效:皮疹部分结痂,30%<=n<70% ;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 n<30%..53例蛇串疮患者中:痊愈24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5例,3个月后随访,蛇串疮复发2例,总有效率为90.55%,复发率为3.77%.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蛇串疮疗效显著,愈后稳定,复发率较低.
其他文献
Purpose: To know the incidenc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mutation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in mailand China.Materials and Methods: xTA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ic
会议
目的:对于接受多天化疗方案治疗的肿瘤患者,NCCN指南推荐的止呕方案是第一代的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但是该方案有效率不高,在多程化疗中止呕疗效也会逐渐下降.帕诺洛司琼是新一代的5HT-3受体拮抗剂,和传统的5HT-3受体拮抗剂相比,有着更长的半衰期和更强的受体亲和力.该研究评价帕诺洛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方案引起化疗相关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在多程化疗后能否维持止呕疗效.
会议
目的: To know the incidenc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muta-tion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Resection in mailand China.方法: xTA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会议
目的:分析肺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报道我院治疗的一例肺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肺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ALK阴性、CD56阴性,IPI评分3分,中/高危,恶性程度较高,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肺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甚为罕见,目前文献报道仅为10余例.
会议
目的:探讨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手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癌病人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组72例病人,有吸烟史者40例,占56%,其中吸烟指数>400年支者28例.14例无证状,仅在健康查体时发现肺癌.其他病人也无特异性症状.X线检查72例,确诊68例,确诊率94%.痰脱落细胞学检查28例,确诊16例,阳性率57%.
会议
临床资料:颜某,女,36岁,已婚,农民.患者以"全身皮肤多发性结节3年余"为主诉于2000年2月16日入住某区医院内科.始发皮疹以双下肢皮下出现多发性小结节为主,而后渐向双上肢远端、面颊部发展,时有瘙痒,皮肤麻木,无皮肤溃疡,无畏冷发热,无关节肿痛.
目的 构建解剖特征清晰的蒙古族成人面部形态结构表面模型,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面部整形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进行三维数字化图像分析,为获得手术前后形变参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精确的形态学数据。方法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蒙古族成人面部轮廓三维数字化模型,依据三停五眼、黄金分割、下颌美学平面、眉毛与眼鼻美学平面等东方经典美学标准,采用Angel数字快速测量诊断系统,分别对300例正常成人(女
报告1例面部多发性毛发平滑肌瘤。患者男,43岁,右侧面部及额头部红色斑丘疹,伴冬季疼痛20年余,近4年加重。临床表现为粟粒至黄豆大小,高出皮面的丘疹和结节分布于右侧面颊部以及额部右侧,呈淡红色至红色,簇集状,质地坚实,基底稍呈浸润状。冰块实验阳性。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肿瘤细胞不规则聚集或交织成束,肿瘤细胞细长,胞浆嗜酸,胞核两端钝圆或呈雪茄样,免疫组化显示平
报告1例面部角化棘皮瘤样鳞状细胞癌的门诊患者。患者,女性,55岁。因"面部皮疹2月余"于2010年4月至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2010年2月起无明显诱因下面部出现一枚半球形红色皮疹,初起绿豆大小,稍觉瘙痒,曾自行挑破,后皮疹逐渐增大。既往体健。本科检查:面部见一枚黄豆大小红色丘疹,半球形,中心呈火山口样凹陷,充以角质栓,无明显压痛。于2010年4月26日行皮损活检,病理结果显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
会议
患者女,62岁,30年前右侧面部因不慎外伤后引起感染,继而出现红色丘疹,自觉轻度瘙痒和疼痛.院外经多方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发病初期为小片红斑,30年来皮疹逐渐扩大,近年来皮疹迅速扩大,累及右侧面部、同侧耳廓和下颌,并且向左侧蔓延,形成了巨大的皮肤损害.皮肤科检查:右侧面部形成大片水肿性红斑,大小约28×18cm2,呈暗红色,高出皮肤表面,斑块呈不规则形,表面粗糙不平.从面部右侧发际至颌下和颈部,初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