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和保障饲料安全的措施

来源 :第二届广东饲料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2009广东省饲料行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饲料安全问题形势还比较严峻,如不认真重视并控制在更小的影响范围内,今后依然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加强饲料安全监督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是关系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其他文献
建立选荞1号中手性肌醇的含量测定方法.NH2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70%乙腈,流速1.0ml/min.手性肌醇在1.340 ~8.040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 =65017 C-6019,r=0.999 5(n=6),平均回收率为97.42%.选荞1号中手性肌醇含量为2.9mg/g.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选荞1号的质量控制.
在初重(30.18±0.21)克/尾的异育银鲫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喹乙醇、0.015%和0.030%胆汁酸(商品名为“益肝宝”),研究胆汁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60天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和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且随着胆汁酸含量的升高,增重率有上升的趋势,但两种浓度的胆汁酸和喹乙醇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异
选择1200尾平均体重为850±10.41g2龄全雌虹鳟三倍体鱼,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组1的日粮中添加80mg·kg-1的虾青素(晶青素)、试验组2添加40mg·kg-的虾青素(晶青素)、试验组3添加40mg·kg-1的虾青素(加丽素粉红).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2、3平均增重提高21.08%、8.83%、7.74%;饵料系数降低16.92%、6.15
本文主要介绍了饲料加工工艺中粉碎粒度、配方和配料、混合均匀度以及制粒等环节对饲料营养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制粒工艺对饲料营养的影响,还介绍了加工工艺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指出随着营养学的发展,专业公司技术人员将在饲料加工工艺方面研究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消除抗营养因子,为提升饲料质量和营养作出贡献。
饲料生产与配方设计、质量控制、加工工艺等息息相关。本文就饲料生产过程中原料及各种添加剂的质量控制和选用展开全面论述,并就饲料生产工艺上存在的客观问题展开分析,进而结合实际生产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优化生产工艺的若干建议。
简单介绍了水产饲料的分类、加工工艺过程及其注意要点,并列出了颗粒料、膨化颗粒料成品质量控制中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广东饲料工业发展迅速,产量、产值和质量多年来位居全国首列,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畜牧水产业发展,为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种植和养殖的中轴产业,饲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农副业增效和农村繁荣产生了越发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发展概况、增长方式及运营特点、行业关注与思考等三个方面总结行业经验,剖析存在问题,探讨行业和谐发展之路。
通过对分布在中国四个省份,五家饲料企业展开的水分优化&液体防霉(MOP)系统在颗粒饲料生产及MOP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MOP系统对解决饲料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水分损失、能耗较高、设备损耗等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出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的正面结论。试验及生产实践表明,美国建明公司的水分优化&液体防霉(MOP)系统,理论完善,设备精密度高,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效果
广东饲料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和壮大的.2007年,首届广东饲料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成功举办,广东率先提出了“建设饲料强省”的战略目标,回顾近两年以来广东在建设饲料强省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主要有饲料产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一体化生产经营不断推进。我们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饲料业发展近百年的历程.1990年到2
中国饲料业是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而迅速崛起并进步的,中国饲料工业总产量已连续17年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饲料生产大国。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而先行,饲料业多年来在持续稳步发展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凭借其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饲料大省。三十年来,广东饲料业的发展速度、总产量、产品质量、产值、新产品研发等都是全国的排头兵,每年产量、产值约占全国的12%。本文通过对广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