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肺癌治疗纵览

来源 :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r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具有驱动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取得显著疗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靶向治疗.EGFR是HER/ErbB家族重要成员,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类组织的细胞膜上,其结构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当EGFR受体受到相应配体的作用后,可诱导受体形成同型或者异型二聚体,引起胞外结构发生构象变化,进而激活胞内区酪氨酸激酶,使其残基磷酸化,进一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MARK通路及PI3K通路等,最终导致肿瘤发生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如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及转移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小分子EGFR抑制剂,它们通过内源性配体竞争性结合EGFR,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化,进而阻断EGFR信号通路,最终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目前,临床上的一代TKI疗效相当,以阿法替尼为代表的二代TKI对于突变阳性患者也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但是副作用较大。第三代TKI克服了T790M获得性耐药,疗效卓越、安全性好,成为T790M阳性患者的首选治疗,但最佳的使用时机、次序以及新的耐药问题如C797S突变,仍需进一步探索,三代TKI是否能够取代前两代TKI成为一线治疗的探索也让人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中西方食管癌差异,介绍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食管癌的临床表现。笔者认为食管癌未来的研究应改变以往偏重发现癌变新基因的思路,利用我国食管癌特病例资源优势,以解
胰腺癌的多学科治疗模式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尽管各项治疗措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胰腺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仅提高到7%.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筛查措施和患者胰腺癌发病症状隐匿,故早期
会议
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到30%.晚期食管癌一线化疗大多采用含铂或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有效率为40%~60%.但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患者预后极差,中位
会议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2年全球有45.6万新发食管癌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死亡约40万人,死亡率居全球肿瘤死亡率的第六位.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
会议
食管鳞癌初次治疗的总体策略制定主要依赖于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病灶所在部位以及治疗前的临床分期.其中最主要参考指标为临床分期.对于T1s或T1aN0M0患者,可以采取内窥镜下黏
会议
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是常见肿瘤的第八位,肿瘤相关死亡第6位.亚洲地区食管鳞癌(ESCC)占的比例高,发病率持平,但死亡率也没有伴随更多的治疗干预而显著下降.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
会议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中90%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癌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
会议
食管癌是世界上第八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位最常见的病因.食管癌从病理组织学角度可大致分为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而在高发病率的中国,大约90%以上的食管
会议
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可能将极大地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自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制发表以来,反响极大。根据反馈又做了一些修改新版肺腺癌分为浸润前病变、微
血管生成是肿瘤恶性生长的关键因素,持续血管生成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低表达的患者相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