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中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及肝癌的影响

来源 :2005“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病学研究:我国肝癌死亡率波动在每十万人20~24之间,占全世界肝癌第二位。死亡病例数占世界43.7%。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乙肝病毒(HBV),黄曲霉毒素(AFBI)和水质污染为肝癌三大环境病因.启东-海门地区居民饮用长江运河水的肝癌死亡率为每十万人20;而饮用沟塘水的达100/10万:尤其在饮用深井水的居民中仅10/10万。根据南方地区6次病例对照调查的Meta分析,饮用沟塘水的比数比OR=2.46(95%CI 1.69-2.59),人群归因危险度为30.4%;饮用深井水的比数比OR=0.75(95%CI 0.55-1.03),可预防比例为40.4%。20世纪70年代苏德隆教授提出H2O+X的假设,认为水中有一种X物质,特别是沟塘水中的X与肝癌有关。通过上千次ELISA测定微囊藻毒素:沟塘水中294 pg/ml,而深井水中<50pg/ml. 实验室研究:通过用F344大鼠半肝切除,两阶段试验表明X是一种强烈的促肝癌藻毒素物质.同位素标记后表明,藻类毒素主要聚集在大鼠肝和肾.藻类毒素还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破坏胎鼠肝和肾细胞,以致致畸.对HBVx转基因小鼠试验半年及一年观察:单独HBVx,藻类毒素不发生肝细胞肝癌,单独黄曲霉毒素只引发1例肝癌;两个因素联合,三个因素联合,四个因素联合都发生较多的肝细胞肝癌;有HBVx感染的发生肝癌较多.节球藻毒素较微囊藻毒素致癌作用更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二相解毒酶GSTM1,GSTI,GSTP1的多态与肝癌的直接关系不明确,结合三大环境因素后有一定作用.与甲基化有关的MTHFR677 anyT基因型如结合饮用生水,食用霉变食物和HBsAg阳性,使肝癌危险度由OR=17增加到OR=41. 预防措施:根据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出“管水,改粮,防肝炎”七字方针.在启-海地区,85%以上居民已改饮深水井或自来水,95%已改食大米,居民黄曲霉毒素血清蛋白加合物有所下降,85%婴幼儿已接种乙肝疫苗,血清抗体高于其他地区。但肝癌死亡率下降还要经过一定潜隐期。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o make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diet in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during the 1990′s and a prospec
期刊
车内污染有以下几种: (1)车内装饰材料污染。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塑料、橡胶、织物、油漆涂料等)中所含有害物质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分为居室内污染、工业污染和事故性污染,都能影响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我国上述几类放射性污染现状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了防护建议.
目的: 以FRTL-5细胞为模型,探索甲状腺素干扰物直接干扰作用,同时探讨建立以该细胞为基础的甲状腺素干扰物体外快速甄别方法体系。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种不同作用机制
会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全球性公害。因此,对空气污染的鉴定、监测、风险评价及其毒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而生物标记物(Biomarker)在这些
环境雌激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建立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检测环境雌激素,本文构建了一种转基因斑马鱼,利用卵黄蛋白原1(vitellogenin1,vtg1)的启动子调控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
会议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在不引起细胞毒性剂量情况下,能否引起细胞的DNA损伤,同时比较了MC-LR对人肝细胞株(HL-7702)和KB细胞(人口腔表皮癌细胞)的作用情况. 方法:
会议
人类胚胎期乙醇暴露对心血管系统有严重致畸作用。实验中,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斑马鱼胚胎,发现能够干扰其胚胎循环系统的建立,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82.5mmol/L。乙醇短暂暴露
目的: 研究壬基酚对围产期雄性子代生殖系统PCNA和Aromatase表达的影响,探讨壬基酚生殖发育毒性作用机制。 方法: 对母鼠孕期第7天至20天染毒壬基酚(50,100,200mg/kg),妊娠第
“双心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斑马鱼大规模的遗传筛选发现特定的基因突变可导致斑马鱼“双心畸形”,本研究发现不仅遗传因素可导致斑马鱼“双心畸形”,环境中一些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