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钢烧结参数控制及余热发电量的优化

来源 :2017年全国烧结球团技术交流年会暨“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行业主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宣钢炼铁厂通过改善工艺条件、改造工艺设备、改进工艺操作等措施;在烧结矿产、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环冷机余热发电量大幅度提高.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梅钢炼铁厂3#烧结机设备整改项目施工,一次混合机采用了一种生产现场更换滚圈的技术,仅更换了二只出现点蚀和剥落的滚圈,保留了大齿圈和绝大部分筒节,节约了较多的备件费用,进而降低了维修成本。
为实现高炉全熟料冶炼,满足高炉提铁降硅的要求,开展了多项设备检修整备,如链篦机篦床整体更换、多管除尘器大修、220m2电场大修、回转窑窑衬检修、回转窑燃烧器升级改造等.结合生产数据对比数理分析,检修后,皂土消耗得到有效控制,煤耗指标大幅度降低,生产周期大幅度延长,回转窑窑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后期检修工艺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降低生铁成本、提高入炉品位、减少冶炼渣量、提升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公司通过对各种矿粉指标比对,以寻求适宜的造球原料.秘细粉因其品位高、SiO2含量低是性价比最高的矿粉资源,但也有碱金属和含硫相对较高的弱势,自2012年7月份开始配加10%秘细粉,但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生球质量差、大辊筛结块、窑内结圈发展迅速等问题,为稳定生产,积极开展了提高秘细粉成球性研究,通过研究证明,秘细粉比表面积小,成球性
探索了高硫高硅原料在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热工操作制度,最终稳定了生产工艺,且球团矿质量满足高炉要求.
首先对武钢工业港原料港口的技术改造历程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然后根据当前复杂的形势,重点提出了港口下一步创新发展的构想,同时就5#、6#、7#码头及其陆域部分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且对港口的料场数字化以及港口的环境保护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厂在缺乏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相关知识和生产经验的情况下,100万t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投产后,通过试产、改造性大修、达产攻关,不断的摸索优化操作控制参数,完善工艺及设备,在2009年4月改造性大修结束后,实现了3d达产达效的目的。今后要不断总结经验,尽可能将本公司的链蓖机-回转窑球团生产提高到较好的水平。
通过策划、实施混匀矿"料头"、"料中"、"料尾"质量检测对比工业性试验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运用适宜的统计方法根据已有样本量对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与推断,明确了现阶段影响太钢烧结配料用混匀矿质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为下一步提高烧结配料用混匀矿质量稳定性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青特钢新建两台240m2烧结机,试生产以来,主抽风机出口与脱硫系统增压风机之间的烟道振动频繁,成为烧结工序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不仅影响了生产的顺行,而且制约了烧结产量、质量水平的提升;经过对抽风系统的认真研究和反复实践,把烟道振动分解为结构共振和风机喘振两个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攻关,经过设备改造和生产操作的不断完善,掌握了烟道振动的基本规律,稳定了生产节奏,作业率提高到95%以上,实现了850mm超
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对安徽长江钢铁14m2竖炉球团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介绍了脱硫系统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施、投产初期存在的问题及工艺设备改进情况.两年实践运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脱硫效率达到92%以上,SO2排放100mg/Nm3以下,粉尘排放在30mg/Nm3以下,符合项目设计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四、五烧氨法脱硫浆液除渣采用沉淀工艺,本文介绍了该除渣工艺的工艺特点及除渣效果,以及设计灰渣物料平衡及其与实际操作运行情况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