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核燃料循环和核废物处置的系统研究

来源 :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暨低中放废物管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l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压水堆寿期内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量,它们绝大部分存在于乏燃料中.本文对(1)一次通过的开始核燃料循环;(2)乏燃料后处理钚在热堆复用的闭式核燃料循环;(3)锕系元素全分离快堆再循环的闭式燃料循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简介了各国研究的全分离流程及过渡性的分离-整备循环.建议从铀资源利用、核废物处置,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系统研究,以确定我国中长期核燃料循环方针.
其他文献
加拿大将放射性废物分为高放废物、低放废物以及铀矿和尾矿三类进行管理.对铀尾矿进行石灰沉淀重金属处理;对低放废物进行焚烧、压缩后贮存;在加拿大地盾区掩埋核燃料废物的计划也已经启动.澳大利亚政府建造了两座专门设施处置低放和短寿命中低放废物,以取代在整个澳大利亚数百个场址内贮存放射性废物.
本文介绍了蒙卡计算在NAC-STC容器燃料管源项估算中的应用,对于表面污染的测量,采用擦拭法取燃料管内外表面共25个样,从测量结果看(擦拭效率取10%),燃料管内侧的表面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外侧,个别位置的擦试样的测量结果比估算值要高一些也与此有关,但总体水平较为接近;表面剂量率水平最大测量值为0.62mSv/h,平均值也在0.5mSv/h附近,这说明本次燃料管的源项估算结论是可信且偏保守的,也说明在
本文介绍了铀矿冶产品核素含量及辐射水平,分析了铀矿冶产品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讨论了铀矿冶产品运输的防护对策。
本文研究了对我院放射医学实验废物收集处理的问题,探讨了放射医学实验中涉及的放射源与放射性核素以及实验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介绍了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方式,研究了放射性废物的自行处理途径,介绍了目前滞留的放射性废物和滞留废物处理存在的难题,目前放射性废物处理现况已一定程度影响了我院教学、科研工作.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放射性废(矿)石堆治理方面专题科学研究以及相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于我国放射性废(矿)石堆治理已经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相关认识是在对国内从南到北、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放射性废(矿)石堆现场考察、实地效果抽查的基础上得出的,并且关注到时间效应对于治理工程长期有效性的影响.所提出的观点反映该领域的新认识和新焦点.放射性废(矿)石
本文根据广东核电环境科对北龙处置场近几年的环境监测数据及北龙处置场的运行情况,结合广东省环保局的一些监测数据,对北龙处置场的环境状况作一简单评价.从环境监测的数据来看,北龙处置场的环境中只有环境γ剂量率随着接收废物放射性总量的增加而升高,其它介质中放射性水平及放射性核素没有发生变化,均在本底水平;另外对北龙处置场的基本情况和近几年接收废物的情况作简单介绍,并对北龙处置场未来的环境监测模式提出建议.
为在某天然蒸发池处理之前,必须先对其放射性活度进行较清楚的调查.为此,根据现场特征情况开展了辐射场测量、深层取样及放射性核素分析工作,确定出了污染范围,查清了核素分布状况,为下一步的工程处置初步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按网格布点对某天然蒸发池进行的取样和核素分析,以及通过对大量核素分析数据的分析建立的某池污染分布数学模型,同时也用现场测量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出:某天然蒸发池
本文通过对核工业遗留废源治理实践活动中的核查、整备和运输等若干个技术问题的分析和总结,结合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具体的实施措施,阐述了进行后续治理--废源处置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研究内容和途径.
西北处置场1999年已投入运行.由于种种原因,西北处置场没有配备无损检测设备.为此,经过广泛的调研,制订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中低放废物包的质量控制方案.通过对废物产生单位废物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规范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验证,结合对原始废物取样分析,对废物包进行随机破坏取样检测和接收监测等,达到控制送处的废物包满足处置场的接收标准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北龙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的场址、设计、运行、环境、核安全及应急等的分析,概要地描述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的核安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