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来源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和地理空间中.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它已成为当下社会的文化焦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与产业的结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上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同时也借助市场的推动不断传播,扩大了影响力,为实现其更好的存续发展提供了支撑.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利于客观、冷静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可进入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置于产业价值链中探讨利用与开发的基本途径,基于此提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其他文献
"书画同源"说是元初画家赵孟在绘画理论上提出的核心观念,其对元、明、清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观念之一,赵孟的这一观念是何以形成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互联网+"对音乐产业格局的影响问题.针对互联网与音乐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互联网+"以及O2O模式的出现,探讨了"互联网+"和数字化、数据思维的关
解构与重构是文化资源开发理论和实践中的新维度.这一新维度具体表现为观念、内容、形式三个方面.只有把观念、内容、形式结合起来思考,文化资源的开发才有可能呈现出更多的
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成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随着文化产业边界趋于模糊,不同行业间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艺术产业管理的发展模式也受
目前,我国各个行业都在进行着产业供给侧的改革,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品质量,是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关键.在快速扩张的电影产业中,提升供给侧的生产制作能力迫在眉睫.长期以
近年来,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公共文化机构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找到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典型,相比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其文创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平台购书,图书开始由传统营销向网络营销转型,图书网络营销正在以便捷、高效等多方面的优势给传统图书营销带来革命
在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除了需要传承人、政府、商界、科研机构等角色的介入,高校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同为非遗形成了有机的文化传承机制.2018年5
民俗舞蹈根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传统节日是民俗舞蹈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山东地区的民俗舞蹈也大多集中在春节期间,是山东节日舞蹈形态的主要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身份认同.自2015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培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