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质量判定与产品质量诊断系统(QES)技术及应用

来源 :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自主研发的铸坯质量判定与产品质量诊断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应用情况。系统包括四个客户端:实时浇注、历史浇次重放、历史浇次分析、资源管理器,其主要功能有:铸坯质量相关参数全线跟踪、在线监视异常信息、判定铸坯质量等级、定尺切割优化和积淀冶金专家经验等。莱钢板坯铸机在线应用该系统,其铸坯判定准确率达90.6%;宣钢150×150铸机应用该系统分析了脱方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在三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历程中,外延扩张型的空间发展路径所引发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从发展动力、空间格局、规划实践三个层面对当代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现状进行反思与检讨,认为土地市场化与资本流通自由化是空间发展的根本动力;无序发展下的空间重构是大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格局;规划实践则是在利益驱动下支持空间快速发展的一种政策工具.此外,提出研究
我国历来就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城市洪水等极端气候频发的现实环境下,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当在城市洪水应对中开展积极工作.本文针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对城市洪水研究的不足,探讨了应对城市洪水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响应问题.文章首先从减缓洪水对城市影响、应对突发城市洪水和适应城市洪水环境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市洪水规划和管理的一些代表性思路,然后从调研、编制和审批三个阶
近年来历史街区或被城市化侵蚀、或存在旅游负担过重、或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受到多方面的方面的威胁.本文首先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名村镇以及各级文保单位的分布来分析我国历史街区在各省份的数量和密度分布情况:而后通过中国大陆近30年来突发灾害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将其与历史街区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哪些地区的历史街区更容易受到哪些灾害的侵袭及其受损的严重程度:最后分析,地区之间受灾受
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就业-居住空间均衡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就业-居住空间均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了测度就业-居住空间均衡的两种主要方法:通勤效果和空间混合度,提出不同产业需要不同的就业-居住均衡.结合克拉玛依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尝试探讨在城市规划中促进适度就业-居住空间均衡的规划对策和相关的实施政策及保障措施.
针对邯钢板坯连铸机钢包长水口机械手,在浇注过程中对长水口支撑力不足的问题,重新设计改造机械手,改进后的机械手支撑力是原来机械手的3倍以上,且工作平稳。
本文以影响某厂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工艺因素为基础,基于BP算法建立了连铸板坯中心偏析预报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为拉速、碳含量、硫含量、锰硫比、过热度,输出为板坯中心偏析,隐层节点数为10 个,模型结构为5×10×1;网络训练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处理,网络经训练后,预报精度达到97.5%。该模型对铸坯内部质量控制以及节约检测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炼钢-连铸-热轧一体化生产批量计划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和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目前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连铸批量计划处于炼钢-连铸-热轧一体化生产批量计划的中间环节,连接着炼钢批量计划和热轧批量计划,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铸批量计划需要考虑工序之间的衔接,研究连铸批量计划对做好整个炼钢-连铸-热轧一体化计划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两流浇铸时间不同步问题,应用时间同步与物料匹配理念,提出了炉流
通过数理模拟对某钢厂新设计的四机四流大方坯连铸机的不同结构的中间包进行钢液流场、流体流动特性及温度场的研究,并以此优化出最佳控流装置。研究结果表明,为满足四流中间包对流场和温度场的要求,有通道式感应加热装置的中间包与无通道式感应加热装置的中间包优化出的最佳控流装置不同。采用最佳方案(湍流控制器+带导流孔的“V”型挡渣墙+挡坝组合的控流方式),延长了近流水口响应时间及平均停留时间,各水口钢液的流动模
针对宝钢薄带连铸用布流器系统进行了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该布流器系统的特点。在试验中,建立了薄带连铸1∶1的有机玻璃模型。应用DJ800系统测定了熔池内液面波动情况和混匀状况;与此同时,应用连续性方程、N-S方程及湍流k-ε方程对该模型进行了流体数值模拟,得出了水模型内部的流场分布,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水模型试验结果,两者吻合较好。
本文以武钢炼钢总厂四分厂连铸车间现有设备为基础,介绍了中间包塞棒控流条件下的自动开浇工艺过程、拉矫机启动控制、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等内容,突出了结晶器液位控制在自动开浇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实际生产中,通过试验不断解决自动开浇中遇到的问题,使该厂的自动开浇率从开始时的月均39%左右提高到当前98%以上的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