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个体化牙齿转移托盘的临床初步应用

来源 :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w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高精度虚拟牙颌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虚拟排牙和个性化转移托盘的设计。方法 获取患者正畸前的 CBCT 和牙颌模型的三维数据,通过Amira、Geomagic Studio 2013 软件,分割整合不同来源的三维数据,建立冠根融合后的虚拟牙颌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排齐整平阶段前牙牙髓活力与患者疼痛的变化规律。方法 使用牙髓活力测试仪检测24 名青少年正畸患者前牙区牙髓组织对外界电刺激的反应阈值(EPT),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工具(VAS)评价正畸过程中疼痛反应的变化情况。
目的:本meta 分析主要评估Forsus 联合种植支抗的使用是否比单独使用Forsus 在治疗Ⅱ类错颌畸形中更有利。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查找Forsus 联合种植支抗与单用Forsus 比较治疗Ⅱ类错颌的随机对照试验。
Objective To test the null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apical root resorption seen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the conventional brackets and the self-ligating brackets.
目的:应用三维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位置特征及与牙槽骨弓的关系,总结出上颌埋伏尖牙的规律性特征,以及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路径指导。
目的:了解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托槽脱落的发生率是否与其年龄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 年1 月1 日-2016 年6 月30 日我科托槽脱落的患者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牙面清洁度和矫治关注度的差异。方法:随机检测采用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金属托槽和陶瓷托槽)的错合畸形病例共60例,其中金属托槽20 例,陶瓷托槽20 例,隐形矫治20 例,每次复诊时检测两组的牙面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及菌斑指数(PLI),比较两组牙面清洁度;第1 次复诊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及周围人对矫治器的关注度。
目的 应用CBCT 对Bergland 评价为临床成功型的牙槽突植骨部位进行厚度评价。材料和方法 选择牙槽突植骨术后六个月以上,根据Bergland 标准评价为Ⅰ型或Ⅱ型的52 人(57 侧裂隙)。
目的:正畸患者的治疗动机是其寻求治疗的动力,也影响着他们的依从性,治疗结果和满意度。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成年女性患者的正畸治疗动机,并根据其动机对患者进行分类。
会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正畸治疗和正畸治疗结果的好坏是否影响颞下颌关节紊乱(TMDs)的发生。材料与方法:回顾性选择500 例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治疗完成的患者。
目的:用CBCT 图像3D 头影测量评价青年鼾症患者颅面部形态。材料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温州医学院3300 名青年学生做打鼾情况调查,选取22名打鼾较重者经睡眠呼吸监测不是OSAHS 者确定为鼾症组,2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