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江苏省第十七次感染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hm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白介素1 (IL-I)、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1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和14例对照组血清中IL-1、IL-2R、IL-6、IL-8、IL-10、TNF-α和PCT的水平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抗凝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脑梗死17例,脑出血3例,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天1次,单药治疗,对照组:脑梗死18例,脑出血2例,脑梗死患者口服华法林2.5mg,每天2次,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脑出血患者首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100U,每天1次,共14天,然后口服华法林2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静滴.2组均连续用药10天观察2组总有效率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11);治疗组各个时间段(24h以内、24~72h、72h以后)意
会议
目的:探讨院内卒中(In-hospital stroke,IHS)与脑低灌注之间的关系,增强IHS的防范意识,降低发病率.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发生的IHS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结果:在45例IHS患者中,脑梗死38例,脑出血7例,好转38例,未愈4例,死亡3例;其中因降血压治疗、心脏疾患、上消化道出血、发热出汗、重大手术、颈部和颅内动脉狭窄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低灌注性脑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变患者足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病人或健康体检人员纳入研究,分成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41例(Stroke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40例(Diabete组)和正常对照30例(Control组)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Q 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一线性转换器(探头频率7.5MHZ),测量足背动脉腔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126例(人群来自我院健康体检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120例(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经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采用微量胶囊法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是否Hp感染,比较各组Hp感染率。根据Hp感染的检测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Hp(+)组和Hp(-)组,检测两组血脂和颈动脉彩超,分别进行
Background: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YST) is a rare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 which accounts for 0.5%-2.0% of all strokes.It is a multifactorial disease where prothrombotic risk factors and pr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的21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其中有基础疾患史者9例.结果:CT表现:(1)孤立病变11例,多发单叶病变5例,双侧病变5例.(2)结节团块型16例,共32个病灶,直径最小1 cm,最大10 cm.空洞型1例;大叶实变型2例;弥漫混合病变2例.(3)21例中伴少量胸水1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
会议
《肺结核合并心包囊肿一例报告》摘要一、临床资料:略二、讨论:心包囊肿其最常见的部位在右侧心膈角处,但亦有发生于较高位置,甚至延伸至上纵膈,一般认为其形成原因是胚胎期心包发生时胚胎间质中出现间隙,.这些间隙互相融合成为原始心包腔,.如一个间隙不能与其他间隙融合又不与心包腔相通,则发育成为心包囊肿,如间隙与心包腔相通称心包憩室.心包囊肿有单房或多房,由囊状薄壁的间皮细胞组成.囊内有浆液或薄水状液体,偶
会议
目的: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万方中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收集关于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检验纳入文献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评价发表偏倚和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干预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是对照组的1.28倍,95%可信区间为(1.20,1.36),干预组服药依从率大于对照组依从率,率差
会议
目的:探讨服药前健康教育是否能提高HIV/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将100例2013年1月至7月在南京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标准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实施服药前健康教育以及定期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