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13-2平台至陆丰13-1平台海管路由海底沙波稳定性分析

来源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zhaoyangdong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陆丰13-2平台至陆丰13-1平台海管路由海底沙波稳定性,结果表明,海底表层沉积物为晚更新世地层的再改造沉积,海底沙波为现今形成,沙波具有一定的活动性,沙波的移动方向由南(东南)向北(西北),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底流流速较小,引起沙波移动的距离极小,海底沙波较为稳定。在强台风及天文大潮期间,底流流速增大,沙波会发生一定的移动,对海底工程具有潜在危害。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典型重力坝断面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两种工况数值模拟分析了上游近坝面水中爆炸和上游深水库底坝踵处爆炸时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响应特性,并分别从爆轰能量的传播规律以及
本文对1979-2004年北京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短期变化及磁暴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这对于深入研究北京地区地磁变化与活动规律、提高磁暴监测和预报水平都有一定意义。
1996年贺伯台风、921集集地震及桃芝台风之侵袭,造成台湾地区严重的土石流灾害,堤防溃决、樑冲毁、路基流失及居民房舍遭土石掩埋等,造成当地民 生命、财产及重大公共工程之
近自然生态工法在台湾推行十几年以来,由于对河川欠缺完整性管理的概念,导致部分施工成效仍待验证.天然河川的地形是由河道边界的水流情形与冲蚀机制互相影响所构成,水流边界
石林公园内的村落集散聚于五种地貌或重要交通要塞,他们分别是岩溶洼地、岩溶山地与大型低洼地(路南坝子)的过渡部位、河谷阶地、岩溶湖岸、古军屯.岩溶洼地是村落集聚的主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山区城镇将得到快速建设与发展,泥石流问题将更加突出,减轻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成为山区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论述了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分布及
南方海相勘探新区地质构造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建议在海相盆地(区块)优选过程中引入
利用1986年,1995年和2004年三期TM和ASTER遥感数据,提取浙江省海岸线。还运用了图形学中的膨胀和侵蚀方法对从TM自动分类获取的水产养殖地块进行后处理。选择岸线变迁非常明
本文简述了水质遥感监测原理、可用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以及分析方法。主要综述了遥感在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这一技术在该领域应用中的利与弊以及今后的
2007年10月16日-17日,开展了对烟台南部海域千里岩岛的外业踏勘,踏勘获取了遥感影像精确定位所需的海岛地面控制点、遥感解译所需的解译标志,并拍摄了大量的千里岩岛实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