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星、爱心在门诊”的实施效果评价

来源 :全国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加强医院管理与医院评审评价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为了维护医院形象,提升知名度,在服务中能更好地体现人为关怀、爱心,为病人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于2009年11月起开展“天使之星、爱心在门诊”活动,通过一年多的运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文章与常规方法引导就诊对比,综述了该活动的实施方法以及达到的效果。通过评价数据对比可知,“天使之星、爱心在门诊”实施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同时可以推动门诊的护理工作,激发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团队的凝集力和执行力,护理服务由检查向慎独的转变,真正做到用服务内涵带动措施的落实,用服务措施带动质量的提升,促进了门诊主动、自觉、创新工作局面的形成,符合现代管理意识。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环节质量控制对蒸汽灭菌后湿包现象的影响,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将2010年3月-2010年5月的2580个消毒无菌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结果:对照组湿包率10.19%,改进组湿包率1.72%。结论:在保证蒸汽质量,疏水管线通畅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物品包装装载正确,物品摆放合理,灭菌后冷却方法正确,干燥时间充足。通过以上各环节把关,有效的控制了湿包的出现,提高了灭菌的合格率。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和工作中的意外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感染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所以医务人员是高危人群,并需要特别的职业防护。从事该病治疗或护理的人员由于暴露性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隐蔽性、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及防护措施不完善而极易造成感染。而针对以上的危险因素,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对有可能感染病毒的医护人员进行疫苗接种;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安
降低医院感染率,首先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应定期制定手采样、定期检查紫外线灯的消毒功能和定期检查消毒液的浓度。并且应加强对医院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医院控制的整体观念,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使科室进入良性循环,确保工作质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本文就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正确认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护士长要注重自身建设,提高修养,树立威信,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加强科室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重视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细节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该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细节管理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情况制定可行的操作流程,质量标准,保证重复使用医疗器械集中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操作流程质量,使流程既科学又实用,确保供应物品消毒合格,有效地切断医疗器械感染的途径。
目的:调查176例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设计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入院诊断、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等,对调查病例进行登记。结果:176例患者中发生SSI19例,感染率为10. 8%。其中阑尾切除术感染7例,感染率为30. 4%,全子宫切除术感染9例,感染率为9. 4%,胆囊切除术感染3例,感染率为5. 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每一项操作都是由医护人员的手具体进行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洗手和无菌技术是阻断医护人员因操作而导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它也是最基本的、最廉价的、最简便易行的手段。因而促进和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近年来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在门诊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医生和专家不能按时出诊,院方爽约率居高,造成病人不满意,预约挂号患者比例增加较慢。因此,本文对医师不能按时出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制定出刚性管理制度,实施柔性管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于2010年7月15日逐渐开展名医门诊、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的预约挂号和医生实名制坐诊,经过半年的运行中,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解决一部分病人挂号难的问题,同时有力地打击了“黄牛”倒号。本文就运行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综述。将新预约挂号系统与原预约系统进行了对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新预约挂号系统的推广使用。介绍了预约平台使用的方法。分析了预约平台使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正确、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病案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不仅具有病案资料的作用,还是医疗付款、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病案管理已由原来主要的院内服务过渡到向社会发展。本文就如何进行四级质量监控提高病案质量与大家探讨。分别介绍了四级质量监控的监控人员组成与职责、检查的主要内容及检查的要求。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坚持病案的四级质量监控,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其参与质量控制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