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的长三角制造业优势分析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及全国2001年和2006年制造业各行业工业生产总值等作为基础数据,通过区位商计算,比较分析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及长三角各省区的产业分工状况.2006年长三角地区LQ指数在0.37~2.34之间,指数差为1.97,LQ指数大于1的行业亦为13个行业.
其他文献
城市与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其中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学者们最为关注的主题。
矿业城市社会系统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成因,本文以阜新市为例,从资金流的角度,构建了社会系统的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对1990-2007年阜新市社会系统内部资金流的变化进行综合测度,分析出阜新市社会系统资金流的各项指标变异的差异性,找出社会系统资金流变化的特征。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区域特别是城市区域(city region)重新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管治(regional governance)也作为应对一体化困境的新手段而在世界范围内盛行。本文以珠三角范围内几个重要的跨行政边界基础设施建设案例为实证,通过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深度访谈和对典型事件的分析,试图展现一幅处于中国特殊制度背景和当前特定国际形势下的珠三角区域管治模式图景。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行政力和市场力作为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对当今深受全球化影响的产业与环境变迁背景下的城市区域整合模式进行了探讨。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城市区域之间的分工演变成了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垂直分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区域同时处于与发达国家城市区域之间的垂直竞争和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之间的水平竞争中,同时在环境变迁的过程中也处于不利的地位。
城市和交通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产物,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高速公路作为新时期的主要交通方式,在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同时也对区域城市群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出现使独立发展和演化的城市逐步适应区域发展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城市职能的转化及定位。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07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3.2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4.7%.庞大的人口规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China is quickly becoming the worlds most desired tourist destination.Full of wonderful landscapes and a vast mixture of culture, it is a hot spot for tourism marketing.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港口城市作为区域对外联系的窗口与门户,在区域——城市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港口城市组合联动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区域发展的时代趋势。文章以辽宁省港口城市地带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作用格局和=内部空间组织两方面考察其空问结构。
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贸易规模迅速扩张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明显的非均衡分布特征也成为区域间差异扩大的重要解释因素。本文着重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探索中国加工贸易非均衡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分析未来加工贸易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深深地影响着全球的发展,从发达经济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了趋缓的态势,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