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模型沙的选择是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到推移质运动的相似性和河道冲淤趋势与量级的判断.目前的模型沙选择主要考虑起动相似,一般采用精煤、塑料等材质的轻质沙,或者天然河沙作为模型沙.本文整理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概化动床模型试验,从起动条件、输沙强度和沙波形态三个方面对比精煤和天然沙两种典型模型沙的运动特性.研究表明,以精煤为代表的轻质沙与天然沙在起动条件和输移强度方面基本类似,都能
【机 构】
:
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重庆400074
【出 处】
:
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型沙的选择是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到推移质运动的相似性和河道冲淤趋势与量级的判断.目前的模型沙选择主要考虑起动相似,一般采用精煤、塑料等材质的轻质沙,或者天然河沙作为模型沙.本文整理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概化动床模型试验,从起动条件、输沙强度和沙波形态三个方面对比精煤和天然沙两种典型模型沙的运动特性.研究表明,以精煤为代表的轻质沙与天然沙在起动条件和输移强度方面基本类似,都能模拟天然河道中的推移质起动和输移现象,但是在较大水流强度时形成沙波形态后,在波高、波长等几何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床面阻力的准确模拟.因此,如超过沙波临界条件的较大水流强度,宜尽可能采用天然沙作为动床模型沙模型推移质运动.该研究成果可为推移质动床模型选沙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空调的核心部件,换热器换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空调的性能.作为空调用换热器研究应用的热点,小管径换热器可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管内流体流速,进而提高换热系数.本文结合热泵窗机的设计开发,讨论φ6管换热器的性能,并同φ7管换热器做了对比.实验证明,在8K热泵窗机制冷系统中,φ6管换热器的制冷能力能效基本上与原来应用φ7管换热器持平,制热能力能效低于φ7管换热器2%左右.
目前抽出处理法(pump&treat)是修复污染土壤常用的方法之一.尽管该法可以高效率地去除污染物,但难以有效去除低浓度的污染物和渗透性差的土及非饱和土中的污染物.本研究利用土体冻结过程中,在一定温度和水分条件下,未冻土侧水分(溶质)向冻结锋面迁移和冻融作用改变土的结构导致渗透性增强的特性,结合抽出处理法(pump&treat),为提高其抽出效率进行试验研究.试验以含有NaCl(模拟污染物)溶液的
通过对一实际工程中的三个RC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方案的弹塑性分析,研究了框简结构增设中柱与否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外框架与内核心筒剪力、倾覆弯矩的分配规律,对比了不同构件的内力大小及分布.研究表明框筒结构增设中柱减小了边柱柱底轴力,降低了核心筒竖向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减轻了外框架和核心筒底层塑性铰的发展程度,增强了结构耗能能力,提高了抗震水平,但同时也可能无法满足建筑空间的要求
黄河府谷—保德河段两岸以围河造地等为目的修建了大量的河道工程,严重缩窄了河道行洪断面,给府谷、保德两县城的防洪保安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开展府谷—保德河段河道工程防洪影响试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对黄河府谷—保德河段违章阻水建筑物现场查勘的基础上,通过对河道冲淤演变与洪水特点分析,确定了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根据违章工程的情况,拟定了不同工况,利用实体模型对不同工况不同频率洪水水位进行了试验.实体模型
黄河下游黑岗口—夹河滩近40km河段常出现畸形河势,给防汛、排洪输沙和滩区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根据实测水沙资料、最小能耗原理等方法分析了产生畸形河势的原因.当来水持续偏枯时,水流为达到最小能耗率,在比降偏小且边界约束较弱的河段,多通过坐弯进一步减小比降、达到耗能率最小的目的,出现畸形河湾.消除畸形河湾的有效方法为加大来水量,自然裁弯,实施人工裁弯和采用合理的双岸整治,永久避免畸形河湾的发生.
利用数学模型,对"府河黄河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对黄河的防洪影响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确定了桥位处最大壅水高度和影响距离同时,在传统的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冰坝综合糙率的方法,对冰坝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桥位河段因冰坝引起的最大壅水高度.
降水冲刷是水库恢复库容常用的有效措施.至2013年10月,小浪底库区淤积量达到30.326亿m3.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库区冲刷效果,基于控制水位分别为210m、220m,洪水过程分别为12天、16天,库区淤积量约为32亿m3、42亿m3,进行了4组降水冲刷实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入库流量、沙量越大,控制水位越低、冲刷历时越长、前期淤积面越高,则冲刷深度越大,库区冲刷效果越好.根据试验资料,回归出了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下游来水来沙过程将发生较大改变,初期95亿m3调水量使得汉江下游年径流总量减少27.4%.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后汉江下游复杂水沙变化特点的系统全面分析总结,全面揭示了汉江下游河段将面临的总径流减少、长低水历时、汛后中水历时大幅度缩短、洪峰削减、枢纽下游清水、三峡175m运行后的长江回水顶托过程变化等复杂水沙条件改变对河段航道条件的影响.基于平原河流航道整治的基本理论
工程周边的局部冲刷问题与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息息相关,而该问题通常采用物理缩尺模型来研究,其中正态动床模型又是最为可信的研究手段.本文结合长江下游落成洲洲头低滩守护工程,对比了模型试验结果与工程实施后的原型冲淤地形.通过对比发现,护滩带周边的原型冲淤,除了在主汊主流顶冲点位置和主汊近护滩带位置处冲刷趋势有差异之外,其他趋于在冲淤平面分布上与物理模型完全一致,仅冲刷幅度上有一定差距,模型试验结果在冲刷坑
长兴潜堤后方滩涂圈围工程位于北槽进口与横沙通道交界处,可为上海市提供1686亩土地以及约3.2km的岸线资源,是上海市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大工程.本研究基于历年地形资料开展了工程附近的河势分析,结果表明圈围区近期以淤积为主,该变化趋势为工程区的促淤及圈围提供了较好的背景条件;本研究采用了自主开发的二维潮流数值模拟软件SWEM模型计算分析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