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人性释义

来源 :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在其著作《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里,对人性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从总体上看来,人既具有向善的禀赋,又具有趋恶的倾向.可人性究竟是什么,在康德的人性思想中,大致包括三方面的理解,即人性存在于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分有性,人性是善恶并存的统一体.这克服了单纯人性善恶的矛盾性理解,赋予了人性思想以伟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道德难以应对的伦理问题,对社会与他人产生了极其恶
生态危机教育了人类,工业文明不可持续性的历史教训和现实压力,迫使着人们不得不审慎思考"人类文明发展将向何处去".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
会议
医疗安全不仅有赖于建基于正义的制度给出根本性保障,同时还有赖于医疗制度内的道德行为人之间一种特殊的关怀关系的维系和补充.因此,必须确立"正义是制度的首要德性"这个价
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伦理问题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气候正义开始成为研究的显学对象.绿色思潮主义者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视为解决"吉登斯悖论"的唯一法门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伦理或者网络道德越来越需要重视,网上外贸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有:网络诚信问题和网络犯罪,隐私问题,文化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科学技
"最美现象"是近些年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其蕴含丰富的伦理精神."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体现,主体人物仁知勇品性的伦理表达,还是现实生活真善美合一的伦理升华
政务网站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了政府组织机构的改革,代表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政务网站尚处在建设的初级阶段,其政务能力、应用及其实际绩效与社会价值目标之
会议
"诚信"(trust)、"信义"(faith)、"契约"(contract)和"信用"(credit)是贯穿人类商品经济运转的关键概念.对这些概念历史演变的清晰把握是理解近代社会经济伦理规范的必要条件.
伦理学界十多年来对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大讨论业已形成基本价值观、原则应用模式、程序共识论等多种代表性的观点.但是,应用伦理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并不能局限于这些既有的思
会议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其批判哲学是德意志民族精神和启蒙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他在科学理性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为知识澄清了前提,划清了界限,提出限制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