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评价法和GIS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探讨生态安全评价法和GIS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GIS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①土地利用规划前(2000年期间),研究区有一半以上的总面积处于土地沙化和土壤侵蚀的危害,中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和东部地区的土地沙化依然严重,需要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化措施;②土地利用规划后,研究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4.13,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研究区内没有生态不安全区和生态极不安全区分布.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新泛亚铁路南部线路应该使货物畅通无阻地直抵地区国家的经济发达城市.而目前提议建设的泛亚铁路南部线路并没有为地区国家提供进入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市场的通道,线路应延长至中国的北京或上海,印度的孟买、钦奈(马德拉斯)、加尔各答等城市也应被纳入线路.而且,为使泛亚铁路南部线路更高效地为地区国家服务,应由各国联合组建一个公司来管理货物的检查等具体工作,避免入一次国境开箱检查一次的繁琐手续,也能够
会议
中国西南周边国家——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发展趋势总体稳定,发展活跃,趋势向好.其主要特点为:区域经济发展稳健,区域合作十分活跃,国际关系趋于稳定,政局波动,发展问题矛盾突出,地缘政治的外部干预对地区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这些国家与中国关系密切,特别是与中国西南省区的联系交往日渐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周边外交需把握三个基本前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睦邻周边政策的传统以及当今的时代潮流.在此基础上
会议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务院直接统一部署的新时期重大创新性工作,规划对于科学开发我们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第三轮修编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机衔接,关键在于按主体功能区定位调整完善公共政策,创新思维,确定土地集约利用的体制机制.
研究目的:界定农地发展权及其转移的概念,分析讨论转移农地发展权对主体功能区耕地保护的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法,归纳法,图表法.研究结论:设立可转移的农地发展权是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补充,是主体功能区发挥应有功能的必要手段,应当受到重视.
研究目的:分析区域发展土地政策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主体功能区省域土地政策体系构建思路,明确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诉求.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区域发展土地政策有“缺乏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着眼点亟待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相对区域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个特点;主体功能区省域土地政策体系纵向上由省域、功能区、类型区3个层次,横向上由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
研究目的:评价江苏省主体功能土地协调性,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①从土地与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3方面建立主体功能区土地协调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协调度、发展度和综合协调度模型;②实证研究:通过对江苏省主体功能区72个单元土地协调性评价得出结果:省域层面上呈由北向南递减的分异特征及规律;主体功能区层面上空间差异明显,呈
研究目的:探讨重点开发区中的优质农用地的评定方法和保护措施,为实现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①通过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技术路线构建评价指标,利用综合评价法实现农用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定量化评价,以此分值为基础,得到重点开发区内农用地保护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②以江西省星子县为例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农用地限制开发区,预测农用地保护面积
不同地区的自然及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必须注重其区域性,即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协调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限制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人地关系的真正和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分析日照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图件叠加的方法进行初步功能分区,然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一步细分,同时对不同功能区制定相应空间管制措施.
研究目的: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探讨内陆干旱区耕地保护的对策.研究方法: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分析耕地保护现状及所属的省级主体功能区类型.研究结果:省级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应该实行耕地资源不减少、限制开发区实行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禁止开发区实行退耕还林的耕地保护对策定位.研究结论:重点开发区的耕地保护措施是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加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合理的开发利用戈壁荒滩.
研究目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探索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方法:建立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指标体系.研究结果: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划分主体功能区,使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得以实施.研究结论:建立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指标体系,有利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可促进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