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T形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eptu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形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应用桡骨远端T形钢板固定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岁。采用经肩关节前侧纵斜形切口入路,防止损伤腋神经。显露大结节骨折端,对粉碎骨块、移位大结节、破裂的关节囊和损伤的肩袖用5号爱斯帮缝线加强缝合,一般缝合2-3针,线尾暂留,不打结。牵引、轻轻撬拨,将骨折复位,用枚克氏针临时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手及足部的创伤及外伤术后导致皮肤软组织坏死和缺损,造成内固定、骨质、肌腱、神经、血管等深部组织外露,为了早期修复创面减少近一步的损伤,其治疗原则是尽量保留足趾长度,应用皮瓣覆盖。选择血供可靠和质地相近的皮瓣可恢复良好的外观、感觉及耐磨性,而供区外观及功能损失尽可能最小。探讨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临床体会。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精确测量髋臼及股骨近端的各项参数,进而指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 收治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需要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通过术前测量计算健侧髋臼前倾角、外展角、股骨颈截骨处与股骨头旋转中心距离、大转子尖与股骨头旋转中心距离等参数,以此规划患侧全髋关节置换,以未利用上述参数的全髋关节置
[目的]探讨空心钉、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体部横行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与传统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法进行疗效比较。研究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以来7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22例患者采用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传统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组27例;空心钉治疗21例。
目的:报道和总结非结核(龟)分枝杆菌感染胫骨骨髓炎的综合治疗方法和经验。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患者,男,52岁,因左锁骨骨折外院急诊手术后肢体皮肤多发破溃流脓4月、右小腿肿痛伴低热收入院。查体:左锁骨可见15cm长陈旧疤痕。右前内侧臂、右腋下及腋前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暗红结节,部分互相融合成片、结痂,表面未见明显渗出。右膝下胫前皮肤破溃伴渗出。先后予泰能、克拉霉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和莫西沙星等多药联
目的:报道一组髋关节滑膜侵袭性疾病(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滑膜软骨瘤病SCH)的临床资料,讨论对应的治疗策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期间本院收治的10例髋关节滑膜侵袭性疾病的诊疗方案及随访结果.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32.1(19-61)岁,DPVNS4例,SCH6例;左髋5例,右髋5例.术前结合临床、影像资料及穿刺活检明确诊断,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术后定
目的:报道表现为后腹膜肿瘤的髋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巨细胞瘤(Hip-DPVNS/GCT)病例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讨论诊治策略。方法:一般资料,患者,男,23岁,因右下腹及髋部胀痛不适3月就诊,CT及MRI检查显示"右髂窝后腹膜肿瘤",外科以盆腔肿瘤收治,术中发现右髂窝肿瘤位于髂腰肌深面,弥漫性生长,通向髋关节,骨科会诊发现"肿瘤"来源于右髋关节,呈弥漫性分布,经腹股沟深面突入右
舟状骨骨折是腕骨中最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82%~89%[1],多发生于青壮年。由于舟状骨的特殊解剖关系,骨折后难以获得稳定地固定,近折端易发生骨缺血性坏死,并发症较多,陈旧性舟状骨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其治疗方法很多,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影响陈旧性骨折愈合的根本因素有:(1)局部血液供应;(2)骨折线接触紧密程度及固定的可靠性。本文就近年我院对陈旧性舟状骨骨折治疗的研究概况综述如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correction surgery for scolio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Methods F rom December 2004 to June 2011,72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62例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2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3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为28.12%;试验组3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3.33%.试验组术后下肢深静
目的:在严重的脊柱畸形或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治疗中,椎体次全切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技术.钛网替代是椎体次全切后前中柱重建的常用方法,可减少脊髓过度短缩所导致的神经并发症,但同时也会增加截骨部位的不融合率,产生相应的内固定并发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钛网重建后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手术技术的改进.方法:本文共回顾了2001年1月至2014年1月因脊柱畸形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且使用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