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质工作新路初探

来源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广东省地勘局党委向省委报送的《关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路和有关建议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地质勘查工作者不怕艰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当前地质工作的形势和指导思想,阐述了地质工作的管理模式,分析了地勘队伍体制的改革,浅谈了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及经营管理方法,提出地质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方法。
其他文献
循环经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本文从循环经济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矿业开发对推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矿业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新疆矿业开发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并指出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以为资源领域的某些体制性障碍,就是导致资源短缺,约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本文浅谈了一些体制障碍和资源约束的矛盾关系,和一些改革现行体制的想法。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循环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论述我国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在我国矿产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的同时,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却没有明显的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偏低现象很严重.循环经济要求延长和拓宽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从而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矿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本文以湖南柿竹园多金属共生矿的做法为例,说明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矿业循环经济实施的途径.
建立资源核算体系并纳入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当今时代和国际大趋势的要求,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资源核算体系是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的关键组成部分,但目前,资源核算还存在着理论不完善、技术方法不先进、制度基本空白以及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必须尽快确定资源核算体系研究的重点、范围和统计指标体系,并加快开展资源核算试点工作.
地下水数据共享平台是一个分布式面向网络的系统.采用元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体分散存储的策略可以共享分布异构的地下水数据资源.基于RDF/XML框架定制地下水元数据,使得地下水元数据可以与其他元数据标准进行交换,同时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扩展.以元数据为核心,以数据汇交一数据查询一数据浏览下载为主线,设计了地下水数据共享平台的功能.在J2EE环境下.实现了地下水数据共享平台,其中空间数据服务采用空间服务元数
本文对贵州省开阳县发展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示范基地的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及产业布局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开阳县建立4个磷煤化工工业群落、走“湿热并举”的磷煤化工产业发展之路,综合并充分利用磷矿、煤炭等资源及其“废弃物”,使矿区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效益明显.最后,对开阳县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我国资源禀赋不佳,总量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且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利用水平不高,目前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实施资源节约标准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石油、铁矿石和铜等大宗矿产资源进口量激增。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实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无疑将维持较长时间。在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迅速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形势下,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消费的现状及趋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矿产资源“
体制转型、机制转换双滞后,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地质工作体制改革、机制转变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新旧体制混合运作而带来一些问题和矛盾。本文介绍了当前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