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管路超单元传递矩阵法初探

来源 :第29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适用于船舶管路施工布置过程的管路声振性能快速评估方法,结合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超单元法构建超单元传递矩阵法.以管路-支吊架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模态综合法将支吊架模型凝聚为2节点超级单元并建立传递矩阵,通过典型位置传递矩阵将超单元传递矩阵与三维管路传递矩阵组装形成整体传递矩阵.在此基础上对固有频率及振型计算结果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超单元传递矩阵法计算精度优于传递矩阵法,计算效率优于有限元法,可为船舶管路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阶段的声振性能评估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基于变分渐近法,建立了可在标准有限元程序中实现的FRP层合梁渐近降维模型,将原FRP层合梁三维弹性问题转化为变分形式,适用于任意大位移和整体转动.然后,利用变分渐近法对未知三维翘曲函数进行渐近求解,分别得到经典模型(零阶近似)和渐近修正的精细模型(一阶近似).最后,利用平衡方程将修正后的模型转化为广义Timoshenko梁模型(GTM),以便于实际应用.通过FRP层合工字梁数值算例表明,描述GTM
针对复合材料负泊松比夹芯板的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采用变分渐近法和多尺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有效性能.在细观尺度下,根据结构的非均匀性,对典型单胞进行渐近分析,推导出复合材料负泊松比夹芯板的有效板性能(A、B和D矩阵);在宏观尺度下,基于构建的二维等效板模型得到全局响应,并建立单胞内局部场的重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计算的复合材料负泊松比夹芯板的三维响应与三维有限元模
本文主要推导论述内凹型统一屈服判据.首先,在Tresca屈服准则基础上,提出并推导最大内凹型统一屈服判据.然后,在双剪应力屈服准则基础上,提出并推导最小内凹型统一屈服判据.还推导它们与双剪统一屈服准则的关系.最后,论述它们的工程应用.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榫卯剪力墙的精细化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对低剪跨比榫卯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库仑摩擦模型可模拟榫卯接缝中存在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数值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反映榫卯剪力墙的破坏特征;提高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提高墙体的承载力,配筋率较低时增幅较为明显;榫卯剪力墙沿横向凸起根部出现竖向裂缝,表现出较好的变形能力,边缘构
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某单跨无梁楼盖板分别在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主要受裂缝控制,在破坏阶段主要受位移控制,板顶最早的裂缝出现在了板中心的位置,以两条正交十字线形式出现并由板中心不断向四周发展,板底最早的裂缝出现在板边的中间位置并逐渐发展成沿板边的通长裂缝.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在建筑物项部修建塔冠,顶部开洞塔冠即是其中一种,由于塔冠位于高层建筑的顶部,其对建筑顶部的位移与加速度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高频天平测力试验,对大气边界层风向下7种形状开洞塔冠的方形截面高层建筑进行了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风向角下,塔冠形状对顶部位移与加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顺风向顶部位移而言,大部分开洞塔冠在风向角0°~15°范围内能起到一定的减小作
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DCPCD)是一种基于机械连接件连接的全干式楼盖,其平面内刚度与隔板性能对采用DCPCD的建筑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为研究DCPCD平面内刚度(变形)理论分析方法,在板缝连接节点和楼盖平面内受力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楼盖平面内变形分析模型,并基于等效梁模型理论推导DCPCD平面内刚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楼盖2D数值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连接件力学行为和
以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元胞自动机模拟火灾下梁截面温度扩散演化过程,考虑高温损伤对钢筋的影响,得到不同升温时间下的钢筋损伤因子.结果表明:截面各处温度随时间增长逐渐升高,且距离传热边界越近,温度越高,两面皆受火的角部位置温度最高;梁内钢筋损伤随升温时间增长而加剧,且越接近传热边界位置,钢筋的损伤速率越大.考虑非线性,基于纤维模型理论,引入钢筋损伤因子对截面刚度矩阵进行修正,对受火后的钢筋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沿海及近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由于氯离子侵蚀而引发钢筋锈蚀,导致结构发生开裂破坏,严重威胁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氯盐环境下处于服役状态的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进行理论研究,根据钢筋锈蚀引起的构件材料损伤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材料退化模型,对材料退化的非细长柱残余承载力进行了估算,并且提供了远力侧钢筋锈蚀的钢筋混凝土柱弯矩-轴力相互作用曲
为了研究复杂外观大跨度拱门结构风荷载的受力情况,基于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拱形结构风荷载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风向角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及其周围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大跨拱门结构外形对拱门流场漩涡脱落产生重要影响;风向角对拱门结构体型系数影响较大,并且0°风向角时风吸力最大值出现在悬挑部位的下表面以及主拱上表面的边缘,90°风向角时风吸力最大值在迎风侧的转角处;风压梯度在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