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抗芜菁花叶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就国家中期库提供的来自全国17个省份41个县市的50份代表性萝卜种质资源对TuMV的抗性进行了苗期鉴定和ELISA检测,筛选出5份抗病材料.这些材料对萝卜抗病毒病基因定位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试验通过对国家蔬菜中期库收集的来自全国17个省份41个县市的50份萝卜种质进行苗期接种鉴定,共筛选出高抗材料6份,抗病材料12份。在经ELISA检测的5份高抗材料中,1份材料仍然表现为高抗,另外有3份抗病材料也属于症状和体内病毒繁殖情况是吻合的,这些材料是可用于优异基因挖掘和抗病育种的优良材料。此外,3份高抗材料和6份抗病材料的病毒含量偏高,而4份感病材料的病毒含量偏低。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施曼玲等,李巧云等的研究中,可能是因为植物表现抗病的机制不是抑制病毒的繁殖,抗病材料中的病毒仍然在体内繁殖和转移;而高感材料中病毒含量偏低可能是由于材料在感病后期生长受到抑制,生命力衰弱,导致细胞死亡使病毒无法生存,ELISA检测偏低。因此,在今后萝卜抗芜著花叶病毒种质资源筛选过程中,应当仍然以表型鉴定为主,ELISA检测作为辅助手段,可以更加有效、快速的筛选抗病种质资源。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2次钵栽试验,证明百菌清、氰霜唑、氟啶胺对大白菜根肿病菌均有显著杀灭作用,但百菌清、氟啶胺对大白菜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五氯硝基苯、百菌清、氰霜唑、氟啶胺4种药剂在多年田间防效试验中,对根肿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4种药剂间防效无显著差异.至收获期防效最高为52.4%,药剂防治与抗病品种相比减产一般在20%以上,重病地块减产可达70%以上.各供试药剂试验年份不同,防效差异大,重病地块药剂防
以41个小白菜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了维生素C、还原糖、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4个营养品质含量在小白菜材料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个营养品质之间,除维生素C含量与还原糖含量有一定正相关关系(p<0.05)外,其它营养品质含量两两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小白菜的综合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或材料有09马蹄峪♀、黑叶耐热小青菜、杂交白菜薹♀F1、09马蹄峪♀×♂F1
本研究通过光温处理,对2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人工春化.结果表明:根据供试材料平均现蕾天数长短,以19d间隔为单位,将其分为易抽薹、抽薹居中、耐抽薹、极耐抽薹4组.易抽薹组萝卜抽薹开花,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受低温处理时间的影响较大.耐抽薹萝卜的人工春化最佳条件,应至少达到4℃低温处理30d,日光照时数16h,长光照天数45d.长期4℃处理不利于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的正常生长,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
本文探讨了品种、温度、包装材料及采后处理对"卫青萝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品种特性对卫青萝卜贮藏品质的影响很大,肉质质密、糖分含量高的品种耐贮性更好.低温能有效提高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采用PE膜进行包装能够调节包装内的气体和水分含量,有效提高贮藏品质.采收后削去生长点能够起到提高贮藏品质的作用,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本试验通过养麦与甘蓝轮间作处理,研究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不同处理甘蓝根际微生物区系,以期阐释荞麦轮间作控制甘蓝根肿病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轮作处理发病率为20%,病情指数为11.25;同一时期轮间作土样中PLFAs数均高于单作,不同时期轮作土样中细菌、真菌、总PLFA量均表出显著高于间作和单作.综上所述,耕作方式的不同明显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荞麦与甘蓝轮间作提
菜心及近缘种种皮表面纹饰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从种子表皮细胞形状结构可见,野生芥菜的凹陷较深,多数呈规则的五边形,少数为四边形和六边形;X-3359油菜的凹陷不明显,无规则;十月红菜苔凹陷深,呈不规则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油绿702菜心和增城迟菜心凹陷较浅,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连州菜心和四季矮脚黑叶甜白菜凹陷略深,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从种脐处网眼内的形状来看,野生芥菜的种脐的形状呈莲花状,其它材料种
甘蓝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己成为甘蓝育种的主要途径.在甘蓝育种中,除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DGMS)外,国内外很多育种工作者都在利用Ogura CMS材料.但由于其细胞质不育特性,Ogura CMS甘蓝材料不能自交分离,在生产上无法利用,因此迫切需要创制甘蓝Ogura CMS的恢复材料.在本课题前期研究中,已将育性恢复基因(R fo)从甘蓝型油菜导入芥蓝中,并回交获得育性恢复的
根结线虫是危害蔬菜的一类重要土传性病原物,生物防治线虫是对环境友好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对功能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对萝卜根结线虫的防效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功能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的萝卜根际土壤中线虫含量最低,最后一次滴灌处理后一周,50g根际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为13条,防效为68.23%,效果优于阿维菌素+毒死蜱处理.本研究为萝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思路.菌与低剂量杀线
本试验通过以高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亚非四号、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CR-D25、耐根肿病大白菜品种CR黄芯,、感根肿病大白菜品种金冠,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根肿病不同接种浓度、不同接种方法、育苗基质与根肿病菌液不同搭配比例对发病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接种浓度为2×108个/m1;五种接种方法中以注射法和蘸根法效果较好,其他三种接种方法效果一般;当基质和菌液的配比为1∶1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
种间杂交是拓宽遗传种质资源,创造新物种、新材料的重要手段;种间亲和性及适宜的授粉方法是成功配置杂交组合的重要因素.本实验对菜心和芥蓝采用不同的授粉方式进行种间杂交,根据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花粉管生长的状况,胚挽救幼苗获得率分析种间杂交亲和性,筛选亲本,并对后代进行倍性鉴定、形态学及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多次蕾期授粉有助于获得杂种幼苗,菜心材料755适宜作杂交亲本;花粉管生长状况与胚挽救幼苗获得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