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来源 :2016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及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2012~2015 年在河北涿州试验站设置固定道免耕CTNT、旋耕RT 两种处理,分析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稳团聚体、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作物生长指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2~2015 年RT 处理0~30cm 土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分别减少18.57%、8.51%,CTNT 处理0~20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分别增加14.9%、9.66%,CTNT 处理能够增加土壤MWD,RT 处理减小MWD;2012~2015年,0~30cm 土层,RT 处理土壤容重明显高于CTNT 处理,土壤孔隙度低于CTNT 处理,30~40cm 土层两种处理之间容重变化不显著,随着耕作时间增加,CTNT、RT 处理土壤容重均呈现增大的趋势,孔隙度逐渐减小;RT 处理15~25cm 土层土壤紧实度较2012~2013 年2013~2014、2014~2015 年分别增加了57.7%(P<0.05)、30%(P<0.05),CTNT 处理对10~15cm 土壤紧实度影响显著(P<0.05),较2012~2013 年2013~2014、2014~2015 年10~15cm 土层平均土壤紧实度分别增长26.9%(P<0.05)、11.4%(P<0.05).2012~2015 年RT 处理小麦根长密度及玉米20cm以下根系含量均小于CTNT处理,CTNT处理的小麦、玉米平均产量比RT 处理分别高5.45%、4.43%.
其他文献
针对部分水稻和小麦品种或在高氮水平下稻麦花后茎(含叶鞘)中储存的同化物向籽粒转运率小、籽粒灌浆慢、充实差等突出问题,在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系统研究了促
以甬优晚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甬优12、甬优15、甬优538、甬优1540和甬优4540为试材,以常规粳稻秀水09和秀水134、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与对照相比,甬优晚熟籼粳杂
D31是小麦京411的突变体,该突变体成熟时株高明显较京411矮;而且D31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鞘生长对赤霉素不敏感.因为D31具有较好的抗倒伏特性和一定的高产潜力,所以其作为一个
针对北京市大兴区大肆爆发的甘薯根腐病病害,为确定造成该病害的优势真菌类型,开展了病害真菌的现状调查和快速检测鉴定工作.从患病甘薯根部分离真菌,通过真菌ITS区PCR扩增及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制约中国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很容易受到土壤中黄曲霉菌的侵染,研究表明土壤是花生黄曲霉菌的主要来源,花生荚果中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食用和饲用农产品加工原料中普遍存在,并已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首要因素.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农产品
The pres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prevailing Fusarium speci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frequencies and the contamination of grain
  目前农药残留已成为最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之一,对农产品中残留农药进行精确、快速和低成本检测不仅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在分析了现代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智能化设施多功能育苗机.整机采用PLC 技术,传感器技术、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等控制技术,一次完成拨土、压土、压穴、播种
  针对黄淮海平原地区麦茬夏花生免耕播种面临的地表秸秆覆盖量大、麦茬高,机具易堵塞等问题,结合花生宽窄行种植农艺,设计了一种秸秆粉碎还田、开沟施肥、精播、覆土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