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头面部的动静脉畸形22例

来源 :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整形与美容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切除动静脉畸形核心病灶后,利用血供丰富的游离皮瓣治疗头面部的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 方法:本组病例共22 例,经DSA 介入确诊为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全部患者均切除核心病灶,然后利用各种游离皮瓣修复创面。 结果:22 例患者均成功切除核心病灶,皮瓣移植成功术后病情好转。其中10 例患者术后1 年进行CTA 复查,未发现复发。 结论:按照DSA 确定的核心病灶切除头面部的动静脉畸形,利用血供丰富的游离皮瓣进行创面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而且该方法有利于减少病灶的复发。
其他文献
医学本科生在完成学校基本医学教育毕业后仍然需要接受某一学科系统化、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才能使其掌握从事医疗活动所具有的诊疗知识和技能。自2003年卫生部启动"建立全国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研究"课题后,本文介绍了某院作为一家省级"三甲"医院,对住院医师培训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于2005年3月推出新型的管理模式--"社会化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对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开展性教育,预防伤害性事件的发生。加强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2005年9月开始对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系在校本科生进行有关性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有的放矢的引导教育。
本文追溯了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历史沿革中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借鉴国外大学近年来通识教育改革的实例,以调整和完善教学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速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以素质教育思想全面推进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改革。
糖尿病治疗中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是一个广为接受的概念。本文介绍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的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本文就基层医院如何加强临床教学实习管理,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步形成一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的模式,为基层院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提供依据。
本文介绍了全科医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高等中医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对策。
为进一步探讨影响大学生选择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主要因素,提高其开设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开展了综合性大学学生对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选择偏好的调查研究。
本文结合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的有关实践活动,就“利用医学教育资源、服务综合性大学、建立健全二级管理模式、提升综合性大学整体实力、促进综合性大学发展”问题作了相关探讨,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皮疹是皮肤科疾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同时也常见于其他临床学科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中。本文介绍了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拓宽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路的方法。
神经纤维瘤病临床上有2种类型,即神经纤维瘤病I型(NF1)称为周围型神经纤维瘤病和神经纤维瘤病II型(NF2)较少见,又称为双侧听神经纤维瘤。NF1常伴有骨骼、皮肤及软组织的各种异常,脊柱侧弯是NF1最常见的骨骼表现,发生率为10%^60%。本例患者一符合此型。NF2一般无骨骼改变。NF1约有25%^S0%有家族史,而无家族史者一,其显著的自发突变率约为50%。该肿瘤多于幼儿时发病,肿瘤随年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