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探讨了不同血铅水平对儿童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探讨铅对儿童神经系统影响的有关机理.方法:在儿童保健门诊选择自愿来诊的健康儿童50例(男26例,女24例),按照1991年美国CDC制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215003
【出 处】
:
2005年全国儿童铅中毒防治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不同血铅水平对儿童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探讨铅对儿童神经系统影响的有关机理.方法:在儿童保健门诊选择自愿来诊的健康儿童50例(男26例,女24例),按照1991年美国CDC制定的儿童铅中毒标准分为正常组、低铅组和高铅组.常规抽取静脉血分别测血铅含量、NSE指标.用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浓度;采用酶免疫法测定NSE浓度,比较不同血铅浓度对NSE的影响.结果①血铅含量:正常组18例,占36﹪,低铅组20例,占40﹪,高铅组12例,占24﹪,儿童期铅损伤达64﹪,与国内调查相似.②NSE含量:正常组为24.74±5.44ug/L,低铅、高铅组分别为30.77±9.16μg/L、39.69±7.72μg/L,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5,<0.01),并随着血铅浓度的升高,NSE含量呈上升趋势,两者有显著正相关(r=0.53).结论:①儿童期铅损伤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引起广大儿童工作者的充分关注.②血铅升高时,血清NSE随着升高,表明儿童期铅暴露对神经系统已产生亚临床的损伤.③本研究表明血清NSE浓度的变化可作为临床上判断儿童期铅致神经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technology):为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功能研究而出现的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组织、细胞芯片在胰腺癌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组织芯片应用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目标,论述了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目标;介绍了"十一五"国家防震减灾
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研究的重心转向了基因功能的研究.本文就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做出了概括性介绍.
本文针对地震活动相关性分析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不同区域地震活动相关性的方法.以此研究了印度板块东、西触角强震对青藏块体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萨姆地区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成本高清电视媒体资源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高清化工作己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但是媒体资源还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
本文研究了厦门市婴儿血铅与母亲血铅、乳铅等因素的相关关系,以便为儿童铅防治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于2002年11~12月,对我市177名0~11个月的婴儿及
本文通过放射免疫的方法,研究铅暴露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单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3天的原代胚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不
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围生期铅暴露可明显抑制海马LTP的功能,铅的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铅对未成熟脑学习记忆的损害.铅对中枢神经细胞信号传递的影响已成为目前铅神经毒性
本文通过孕期不同时段铅暴露,探讨了铅的毒性机制,评价孕早期、孕后期及孕全程铅暴露的毒性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孕期不同阶段低水平铅
本文探讨了南昌市城区2~8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严格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2000年4~6月对南昌市城区883名2~8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对其个人健康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