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包装与贮藏保管的研究概况

来源 :2016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饮片包装的目的 是保护药物不受污染,便于运输和贮存。检查中药饮片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及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也是中药饮片质量要求中的重要内容。中药材经炮制成中药饮片之后,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在使用之前一般均有一个贮藏保管的过程。如贮藏保管不当,中药饮片的质量将会受损而影响其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本文对中药饮片包装和贮藏保管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饮片包装和贮藏保管的研究提供参考,实现中药饮片包装与贮藏保管的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
其他文献
中药炮制作为我国一门传统技术,在中药"增效减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改进炮制工艺,表征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成分变化、药效变化等是中药炮制的重要课题。现代分析技术快速发展,在中药炮制机理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现代分析方法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和特点进行综述,为相关实验人员快速提供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
考证芒硝炮制方法,弄清玄明粉与风化硝的差异.通过对古代本草、现代各级炮制规范的考证,获取各时期芒硝炮制方法,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有疑问的芒硝炮制品进行分析.古代本草中记载的玄明粉与风化硝拉曼光谱存在差异,玄明粉拉曼特征峰为1 197cm-1,1130 cm-1,1077 cm-1,95 cm-1,638 cm-1,616 cm-1,458 cm-1;风化硝拉曼特征峰为:1110 cm-1,989 c
《本草纲目》更是我国古代医药专著中,论述中药最全面、最系统、最丰富的典籍。著作对中医药所涉及的内容无一疏漏,中药炮制技术与作用也不例外。在《本草纲目》一书中,部分药物正文下设有"修治"专项,专门记载了每种药物的炮制方法。除此项外,还在"序列"和品种的"发明"项下散在的记述了中药炮制的理论和作用。《本草纲目》蕴藏着无比丰富的中药炮制资料,对炮制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收集《本草纲目》在"修治
附子是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中药品种之一,关于附子的临床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附子广泛应用于临床则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广泛应用附子,书中应用附子的经方超过30 方,其中生用9 方,均入汤剂;炮用较多,入汤剂和丸散剂。二者在汤剂中的用量相比,生附子均为"一枚"或"大者一枚",而炮附子则可用到"三枚",充分说明附子炮用毒性减小;且附子在丸剂和散剂中均为炮用,这是
阐述再利用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产生的碎药与煮制蒸制产生的废液之必要性,探讨循环再利用碎药与煮液、蒸馏液,探讨循环利用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下脚料与副产物资源的可行性。
梳理中药饮片炮制设备的研制与使用现状,提出改进思路,为中药炮制设备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专利之星、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设备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概述。结果 与结论:建国以来中药饮片加工设备的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使得中药饮片的生产不仅有量的提高而且有质的改变。但是,目前多数炮制设备仅处于半机械化、机械化阶段,距离实现单元生产
会议
基于古代本草典籍及现代有关炮制减毒的文献,分析古今中药毒性认识及炮制减毒方法机理的历史演变之异同,为合理安全使用中药提供借鉴。通过查阅现有的本草典籍,现代毒性中药炮制减毒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中药毒性由来已久,对药物毒性问题的十分重视,而且对于中药毒性分级清楚,影响至今;中药炮制是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完善而形成的,炮制减毒也是在临床使用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至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科学炮制
利用电子鼻技术对牛膝不同炮制品气味进行初步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以实现对中药炮制品外观性状气味的客观化控制。采用电子鼻技术对牛膝不同炮制品(牛膝、黄酒炙牛膝、白酒炙牛膝、盐水炙牛膝、清水炙牛膝)气味进行区分,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了应用电子鼻技术监测牛膝不同炮制品性状气味的新方法。电子鼻对牛膝在炮制过程中的气味变化具有独特的识别能力。不同样品之间区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子根的加工品。辛、甘,大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可以用于阳虚所致的病证。临床为保证用药安全,常使用其炮制品或采用先煎、久煎的方法。附子临床中毒表现为口舌及肢麻、胸闷、呼吸困难,咽喉、食管、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室速、室颤等。但附子也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