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室场均匀性优化的研究

来源 :第26届全国电磁兼容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响室在电磁兼容领域应用广泛,其内部电磁场的场均匀性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场均匀性决定了混响室的最低可用频率和工作区域的大小.本文研究了混响室内搅拌器和挡板对场均匀性的影响,从搅拌器数量、挡板位置两方面研究混响室场均匀性优化的措施.本文还分析了八木天线和偶极子天线对混响室场均匀性影响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混响室场均匀性得到了优化.
其他文献
城市双修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涉及空间、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协调.单位制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在城市双修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转型的困惑.本文阐述了单位制社区的概念和新时代下单位制社区的特点,通过对东南大学校东社区的调研分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出建设社会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空间共同体的转型策略,最后基于多维融合提出综合行动规划,强调落地性与可实施性,为老旧社区提供发展思路与更新策略.
本文通过研究人居环境学及城市设计理论,结合三亚解放路项目实例,介绍该项目特色为:在保护人居背景的前提下,体现人居活动的文化特色,通过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人居建设;阐述城市设计对人居环境改善途径分别是: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体现生态文明;挖掘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运用新技术,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郑州城市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城市快速扩张以及粗放的管理模式,引发公共服务缺位、城市风貌失序、蓝绿生态受损、历史文化特色缺失等诸多“城市病”,倒逼城市寻求内涵发展的转型之路.本文以郑州入选国家“城市双修”试点为契机,通过剖析高速城市化阶段郑州老城区的城市问题,以郑东新区高品质规划建设实践经验为启发,对未来郑州“城市双修”工作重点提出建议.
随着中国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于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文化品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有着决定性价值.在中国城市化不断迅速深入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品质的急速下降与城市空间面貌千篇一律的现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更新入手,希望能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重塑来提升城市的活力,通过新的活力场来实现城
在传统的多导体传输线分布参数提取方法中,反三角函数的不连续性将产生相位模糊的问题,从而导致高频时传输线分布参数提取过程出现错误.为了克服传统方法中的相位模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提取高频多导体传输线分布参数的差分迭代方法,通过对多导体微带结构传输线模型的建模,计算了模型的分布参数,验证了方法的提取可行性.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差分迭代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中的相位模糊的问题,所提取的分布参数准
在多物理和多尺度电磁仿真技术中,物理光学(PO)算法是一种快速仿真电大尺寸目标的计算方法.由于物理光学积分具有高震荡性质,因此计算电大尺寸目标会存在工作量随波长比增大而增大的问题.在本文中,提出快速物理光学算法(FPO),不同于平面片剖分,快速物理光学算法采用二次曲面剖分,这样剖分面片的数目大大降低.其次采用解析算法计算每一面片的散射场.与传统的Gordon面元法相比,数值算例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
一个有特色风貌的城市,有着自己特有的城市名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能加强来访者对该城市期待感和认同感,也能够增加本地居民的归属感.然而现阶段对于城市特色风貌规划的理论方法支持较少,本文试图以区域规划的点轴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并解决现城市特色风貌规划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在第四章中以天津精武镇总体城市设计中风貌的控制为例展示了点轴理论在城市特色风貌规划中的应用.
为研究典型电涌保护器件对电磁脉冲的防护效能,设计了防护器件测试夹具并基于雷击浪涌发生器构建了电涌防护器件电磁脉冲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典型电涌防护器件对宽、窄电磁脉冲的防护能力;总结了上述防护器件对电磁脉冲抑制效果.
本文通过对国际空间站电磁兼容标准的初步研究,了解系统电磁环境效应控制的基本方法,发现其通过对具体设备的针对性限值剪裁和分析,在控制潜在电磁干扰风险的同时减少了过设计,同时通过专用数据库跟踪配置、分析和测试的最新变化,可有效控制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对我国的空间站工程研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为了更好地研究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影响,本文在电磁仿真软件CST上模拟了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的放电情况,研究了电子设备的表面电流以及PCB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并对静电放电的电磁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一种抑制静电放电对PCB影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