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漏油灾难与政策管制变化:以美国为例

来源 :第一届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t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20日,英国BP石油公司在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地区的钻井平台发生了爆炸和漏油事故,直接导致了11人死亡、17人受伤和多处管道漏油的后果。据美国政府报告估计,在持续的87天漏油中,大约有21 000万加仑的原油泄漏(190万加仑每天),也让该事件成为在案的最大的近海漏油事故。该漏油事件沉重打击了美国南部各州人民赖以生存的石油、渔业和旅游业,并给此地的环境造成了长远的难以估计的影响。由此事件产生的政策变化也仍在酝酿和发展之中。本文回顾了美国历史上两次影响较大的近海漏油事故:1969年加州沿海的PlatformA漏油事故(420万加仑,无死亡)和1989年EXXON Valdez漏油事故(1090万加仑,1人在清洁漏油中死亡),并深入探讨了每次事件之后的政策变化。
其他文献
界壳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如国界、大气层、生物膜、防火墙、人的衣服等等.在生物界界壳富有代表性,例如龟、蝉、蜗牛等都长有一个坚硬的甲壳用以保护自己.作为传统安全的历史产物,典型的是欧洲的城堡与中国的城墙.界壳被定义为处在系统外围能卫护系统且与环境进行交换的中介体,它是系统的一部分,又和环境相毗邻.界壳理论要研究的就是这类界壳现象,它研究界壳的普适性规律,而不研究一个一个的各别界壳;从一
本文详细分析此次过程的大尺度天气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北京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一小时累积雨量等产品和延庆风廓线探测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糟前的正涡度平流和850hPa切变线提供了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有利大尺度上升条件.来自孟加拉湾西南气流和南海的东南气流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有利于华北地区一定的水汽辐合和持续补充.(2)北京处于850hPaθse高能舌的前部,为对流性天气
介绍基于MS-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和.NET Framework技术构架,通过分析实际需求,运用asp.net和vb.net编程开发,依靠web service技术进行数据存取和平台通信,设计和实现了气象信息服务站软件平台,为各级决策部门在做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时提供参考.
环境相对湿度和大气气溶胶吸湿性对能见度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自主搭建的并联式积分浊度计(Paral lel Nepheloemters)测量气溶胶吸湿增强因子f(RH),使用能见度、P2.5、黑炭浓度、气象要素等数据,并配合天气形势背景,对2013年12月8~13日广州一次灰霾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该灰霾过程先后跨越冷高变性出海-均压场-冷锋前等多个天气形势,地面几乎静风:能见度基本在6km以下,黑
矿物气溶胶可通过非均相反应成为大气中众多痕量气体的汇,并导致颗粒表面覆盖一些水溶性离子,例如硝酸盐、硫酸盐和羧酸盐等。这些覆盖物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气溶胶的活性、吸湿性和吸光度等物理化学性质:而且也可能加快或者阻碍痕量气体与矿物气溶胶之间的反应。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大气中共存气体在矿尘气溶胶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然而,据我们所知无机气体和有机气体在矿物气溶胶表面的耦合相互作用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为了模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单向嵌套CCSM4.0气候系统模式输出结果,进行了2001~2010年逐年2月1日~9月1日共10年长度的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回报试验,针对平均气温和降水,分析了两个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6~8月)的回报能力.首先对气候态的分析表明,RegCM4.4对气温和降水的回报/模拟效果均较CCSM4.0有所改进,特别是在提供更详细可靠的局地信息方面,其中降水回报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
会议
海洋学科的本质就是基于现场观测研究的一门科学。作为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动力平衡的破坏——海水入侵,使得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进而造成滨海地区的土壤盐渍化,近年来,我国海水入侵及盐渍化日益严重,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防灾减灾尤为重要。本研究团队在海洋公益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多要素联合、自动连续、无线传输的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观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数
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它在破坏海洋环境的同时,对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经济产业有着巨大的危害.我国沿海海域是赤潮多发区,仅2012年,我国沿海就发现赤潮73次,其中12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0.15亿元.随着赤潮爆发频率的提高和灾害损失的加剧,赤潮的监测和预警已经成为了海洋相关领域的
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海洋灾害承灾体信息获取、灾情信息快速提取等的新兴技术手段。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国内外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概况,探究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并深入分析其在各类型灾害调查评估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无人机遥感的技术特点,探讨了该技术在海洋防灾减灾方面的业务化应用可行性。针对国内海洋防灾减灾领域的无人机遥感技术业务化应用,提出无人机队伍建设设想与工作建议,为海洋防灾减灾领域无人机发
研究目的:目前,海洋观测野外站(海洋站、雷达站等)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雷击威胁:一方面随着海洋观测预报精细化的要求,海洋观测野外站的数量越来越多,部分野外站因业务需要建设在多雷或强雷区域,年平均雷暴日超过40d,部分站点年平均雷暴日甚至超过90 d;另一方面,海洋观测野外站信息系统机房所承载的电子设备的种类和规模越来越大,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精密观测仪器等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