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储一体化电源变电站的推广应用

来源 :2012输变电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376854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能源紧缺,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相结合,必将成为新能源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近年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严重不足,许多中小型企业经常出现错峰用电,影响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在此背景下,研发出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用电需求的风光储一体化变电站。该项目的建成投运,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首座绿色节能变电站。它的推广应用必是新能源的一次革命,将改善现在经常出现的拉闸错峰用电现象,代替现有的燃油发电机,大大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风光储一体化电源变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和其优势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确定SF6高压断路器短燃弧时间的方法。以流体力学、电弧理论和电场学为基础,建立了灭弧室内流场分布和电场分布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软件分析了SF6高压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灭弧室的流场分布和电场分布。研究断路器开断不同燃弧时间短路电流时的开断情况,最终确定断路器的短燃弧时间。
为了解决断路器状态监测过程中存储数据量大,存储器不易与上位机接口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大容量断路器状态监测存储系统。该系统以DSP28335为核心控制器,以1 GB的SD卡为中间存储介质,通过上位机对断路器状态数据进行读取、分析和处理。进行了存储器的选择与工作模式的确定,分析了FAT16文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存储器内文件的组织形式,且完成了存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了断路器状态监测实验,验证了该
三柱水平旋转双断口结构型式隔离开关目前在输变电领域广泛使用,此种产品特点是结构相对简单,电器性能优良,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方便。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1100千伏户外高压直流隔离就属于此种结构产品。本文应用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的有关原理,对1 100千伏户外高压直流隔离开关合闸过程碰撞力产生过程进行力学建模及分析计算,力求精确计算出碰撞产生的力的大小以及正确分析冲力对产品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碰撞
本文基于参数辨识理论设计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通信总线和上位机监控软件。信号采集装置在线监测变压器三相电压、电流信号,上位机软件利用参数辨识算法计算变压器绕组漏电抗,同时根据变压器绕组漏电抗与绕组变形的关系来诊断绕组变形故障。现场测试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能够准确计算变压器绕组漏电抗及电抗变化率,进而对绕组变形故障实施有效监测。
对已有的输电线路微机电流保护普遍采用的傅氏算法及自适应傅氏算法进行了分析。在传统自适应傅氏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变步长自适应傅氏算法。对该算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根据突变量的特性决定步长和窗长的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微机保护的响应速度,提高微机保护性能。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已经应用到额定电压1100 kV.环氧树脂绝缘件作为GIS的主要部件在运行中承担机械和电气应力.目前绝缘件的设计手段主要是计算和仿真,但是要达到GIS设备的高度可靠性,在研发和生产两个阶段进行大量的机械和电气试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绝缘件样品进行数千小时的长期耐压试验并且与经过37年运行的GIS的试验结果作了比较.
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大量使用了热压配合屏蔽罩,该类屏蔽罩和导体的配合尺寸为过盈配合,利用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能,通过加热使屏蔽罩配合尺寸增大,屏蔽罩与导体的尺寸配合成为间隙配合,装配后屏蔽罩冷却使配合尺寸恢复到膨胀之前,屏蔽罩和导体紧密连接起来。合适的加热温度是装配间隙的保证,目前所执行的加热温度造成装配间隙过小,屏蔽罩经常出现安装不到位、卡死等问题,返工率高,易造成屏蔽罩报废。本文通过对
随着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已广泛应用。GIS工程接线方式和布置形式变化多样,GIS与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及变压器的接口也形式多样,因而在GIS工程设计或技术改进中,经常会涉及新结构或新零件的出现。为了保证产品可靠性,同时也为新结构或新零件试验验证的顺利通过,电场计算是很有必要的。
分析探讨了现有插接式固体绝缘母线连接器在安装方便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给出了一种可解决上述缺陷的新型插接式固体绝缘母线连接器方案以及固体绝缘母线在固体绝缘介质、界面压力、电场优化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取得满意的结果。
本文分析了断路器导电部分在传导额定电流时导体的发热机理。通过对大容量真空发电机断路器散热铝支架三维模型的建立,运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法计算得到的模型在工频额定电流6 300 A下的发热数据。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加工了样机,并在西高院完成了样机工频额定电流6300 A的温升试验。通过对计算数据和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