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背向散射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

来源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正常"或"大致正常",但末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CSF可导致心脏功能减低.然而,受检测手段限制,CSF是否引起心肌组织改变的研究尚未报道.超声背向散射技术(Integrated Backscatter,IB),是应用组织定征技术评价心肌组织微细变化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具有较高敏感性。因此本研究采用IB评价CSF患者左室心肌组织的变化,并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临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SF的患者49例,作为慢血流组(CSF组);冠状动脉正常且末端血流正常的非CSF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N-CSF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速度E和A、二尖瓣环室间隔和侧壁e;并采用背向散射心肌组织定征技术,测量左室间隔基底段和后壁基底段心肌以及心包组织的背向散射积分,计算校正背向散射积分(cIB),评价左室心肌组织变化情况。 结果:1.常规超声参数比较:CSF组的二尖瓣E/A(0.96±0.29vs1.15±0.35,P<0.01)和e(0.06±0.02m/svs0.07±0.02m/s,P<0.05)以及LVEF(62.69±3.99%vs64.98±5.06%,P<0.05)均低于N-CSF组。2.背向散射积cIB参数比较:CSF组的cIB大于对照组(-21.25±2.85dBvs-23.31±3.95dB,P<0.01)。3.cIB与meanTFC显著相关(r=0.30,P<0.01),与年龄和心率等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4.重复性检验:cIB观察者间变异系数为8.15±2.35%,观察者内变异系数为4.45±1.35%。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CSF患者的cIB增加,表明CSF患者不止存在功能的减低,心肌结构亦发生改变。并且cIB与冠状动脉的mTFC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冠状动脉血流越慢,心肌的组织结构改变越明显,损伤越严重。背向散射是非侵入性定量测量心肌组织特征的技术,且测量重复性较好,为临床诊断心肌结构改变提供了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心腔内超声(ICE)作为一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临床价值也逐渐被认识.心腔内超声能够精确呈现心脏解剖结构、同步显示心脏血流动力学、实时动态评估局部心肌和整体心脏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CE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可引导房间隔穿刺,精确定位消融导管,监测并发症:如恤栓形成、静脉内膜撕裂、心脏穿孔和心包填塞等。
心脏占位临床背景占位是影像学术语,定义为受检部位内"多出来的东西",可能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多在无法确诊时使用,不涉及病因诊断心脏占位主要包括血栓、感染灶、肿瘤、其他(囊肿、血肿、异物等)。其超声检查需明确占位性质,即鉴别良恶性;评估栓塞脱落风险,以制定临床治疗决策;评估患者的预后与风险。典型病例可凭声像特征作出诊断,不典型病例需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考虑,部分病例甚至需要动态观察。
文中就1例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经验进行介绍。超声初步诊断:全心扩大,左心为主,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性大,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有:冠脉造影、心脏磁共振、心肌活检基因检测、一级亲属筛查。研究发现,左室扩大,心脏维持泵功能的代偿反应。心肌本身病变、前负荷、后负荷、心率等因素改变影响泵功能。左室扩大是表象,心脏收缩功能才是核心。临床需结合病史、联合其他检查结果推分病因。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流出道起搏前后左心房收缩功能变化.方法:30例因II°和III°房室传导阻滞行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在术前3天及术后1月、3月、6月应用RT-3DE采集左心房全容积图像,获得左心房容积一时间曲线及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 )、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p),通过计算获得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包括左心房总射血
目的:应用4D超声斑点跟踪技术评估右心双腔间隔起搏对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影响及4D应变参数与左心室整体拧转、整体扭转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4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安置右心双腔起搏器(右心室均为室间隔起搏)和3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心尖四腔4D图像,脱机将原始图像导入EchoPAC工作站分析获得同一个心动周期左心室总体长轴峰值应变(GLS)、总体周向峰值应变(GCS)、总体径向峰值应变(GRS)、总
目的:应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CarpentierⅡ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手术前的二尖瓣环构型特征,探讨其特征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联关系,为不同137左心室收缩功能患者的二尖瓣人工成型环选择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99例CarpentierⅡ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及术前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资料。应用二尖瓣定量分析软件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前经食管
目的:由于载药微泡造影剂具有体内循环时间短,血管穿透能力差,靶向治疗需要多次给药等缺点,故本研究拟制备一种心肌特异性靶向肽PCM修饰的载药液态氟碳纳米造影剂,并探讨其靶向心肌显影的能力及体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双乳化法以及碳二亚胺法制备心肌导向肽PCM(WLSEAGPVVTVRALRGTGSW)靶向的荧光染料Di工标记的载卡维地洛(Carvedilol)液态氟碳纳米诊疗造影剂(PCM/C-PFPs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CHF患者62例为病例组,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成人CHF分期标准将其分为B期、C期、D期共3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间左室循环参数(涡旋数量、涡旋面积、循环强度)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流体能量损耗(EL)参数在
目的:通过运用血流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FM)对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前后的左室功能的评价,探讨血液透析对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50例MHD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应用常规超声检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E峰、A峰比值(E/A),VFM分别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Xstrain技术观察健康成人运动负荷试验前后,IVR心内、外膜下心肌环向应变及恢复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43名健康成人采用改良Bruce方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分别在运动前期、运动高峰期、运动后恢复期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测,获取左室舒张功能参数(E/e)及等容舒张时间;应用Xstrain技术获取左室基底、乳头肌及心尖3个标准短轴收缩末期(ES)、等容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