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制度改革影响下的城市通勤研究--以厦门岛为例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城市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回顾的基础上,以沿海经济特区厦门作为典型案例,结合宏观的历史资料、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微观的社会个体调查数据,对厦门住区形态变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住区形态变迁对城市通勤的影响。对厦门出行调查的分析表明,住房制度改革前后出行方式和出行时耗均发生了变化,其中出行方式表现为机动化率的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大幅增加,私家车出行比例增加到原来的十倍;与此同时,2009年调查的机动化方式的出行时耗却比住房制度改革之前的1995年明显增加,特别是考虑到2009年的出行调查包括了岛外的样本,机动化率和出行时耗在厦门岛的增加就更为明显,在机动化率提高的同时出行时耗增加,一方面是机动化本身所带来的拥挤效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市空间的重构导致出行距离的增加。进一步分析代表居住住区形态变迁典型变量的通勤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住区类型、住房产权、收入水平和居住类型的通勤存在明显差异:从不同住区类型来看,随着住区形态的变迁机动化、高能耗的出行方式以及平均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住房产权的通勤特征表现为购房与租房、商品房与公房、非自建房与自建房的区别,机动化率、高能耗通勤率、平均通勤时间和平均通勤距离前者都明显高于后者,充分说明了住房制度改革后住区社会形态的变迁对通勤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收入水平来看,中等收入群体与其他收入群体相比机动化率相对较高,但是高能耗通勤率相对较低,平均通勤时间和平均通勤距离最长,反映了在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不同收入群体对居住质量、居住成本和通勤成本的综合平衡;与本地居民相比,外地居民的通勤表现为非机动化、短时间、短距离的特征,反映了其中大部分人作为外来居民的弱势地位。
其他文献
  国内特大城市纷纷采取多中心空间战略来缓解单中心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但多中心理念是否有效却缺乏系统严谨的检验。从国内外大城市实施多中心战略的效果来看,各方评价褒贬
会议
  城镇作为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战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阵地,城镇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大局,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针对
会议
  以交通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交通建设与经济增长的数理关系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1998年和2008年经济危机
会议
  一日交流圈可以把城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和经济联系用较为简单、形象的方法联系起来,研究一日交流圈的应用价值,提高重要城市一日交流圈覆盖人口和面积,让更多人便捷地享受
会议
  建设符合国情的交通运输体系,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关键战略性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基础的支撑,交通基础设
  基于珠江三角洲1988年、1998年、2008年陆路交通网络数据,借助GIS软件,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陆路交通网络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并采用GAM模型,定量分析了1980-2
会议
  基于对脆弱性概念的理解,在对绿洲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的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新疆绿洲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绿洲城市规模越大,生态环境系统
  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广州市批发市场群的供应物流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构建由19个供应地和21个接收地组成的2-模矩阵,并将其反应的关系
会议
  本文从参展商的角度对"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吸引力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研究以历届广交会的统计数据以及第109届广交会2万多家参展企业的资料为数据文本,建立SPSS数据
会议
  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与布局是以国家发展战略出发的。省内城际轨道网是从省或者城市群发展战略出发的。两者不仅出发点/目标可能不同,更在融资方式上、采用的技术上有所不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