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砷中毒病区改水降砷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来源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掌握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和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根据《全国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现状调查方案》要求(中疾控地病发〔2011]8号),2011年6月份,在陕西省全省开展了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降砷防治措施现状调查,本文明确了饮水砷含量过高是造成地砷病的主要原因,并从砷中毒病区改水进度、改水村工程使用情况及改水工程质量等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目前,由于发病率迅速增高,糖尿病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强调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中的运用,认为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作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指导原则有着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未病先防”即加强全民糖尿病教育,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既病防变”即重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防治,严格加强血糖、血压、血脂的治疗并使其达到目标靶值;
本文通过论述脊柱亚健康状态与其相关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表现及其本质和内在联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提出早期中医药综合干预脊柱亚健康状态对预防其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性。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被随机分成血栓通大剂量组(A)、血栓通小剂量组(B)、川芎嗪组(C)、缺血-再灌注组(D)、假手术组(E)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Bcl-2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与缺血再灌注组比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coronary angina)中医辨证分型与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150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病人,采用临床调查的方法,分析指标与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瘀血痹阻组、痰浊闭阻组IL-18、hs-CRP偏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18、hs-CRP与瘀血痹证、痰浊闭阻证有关。
目的:观察抗癎煎剂对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癎的临床疗效、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差异以及脑电图的改变。方法:对照组: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性癫癎口服丙戊酸钠片0.2g/次,3次/日,不能控制者可加量至0.4g/次,3次/日;治疗组:全部患者均在按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抗癎煎剂,两组均连用三个月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一证型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complex prescription danshen root drop pill,CDD)对冠心病炎症因子IL-6及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复方丹参滴丸加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A组)301例;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B组)30例。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冠心病炎症因子IL-6及hs-CRP的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于疾病的防治也越来越重视,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亚健康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绿色疗法的针灸由此而得到大众的青睐。本文就临床上针灸用于防治亚健康所选取的穴位进行了综述,以便促进针灸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己病防变思想是张仲景治未病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中医已病防变思想改善中医内科临床决策,提高临床疗效,作者主要将自己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体会做了介绍。
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中医药治疗肿瘤是一种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靶点的整体综合治疗,“带瘤生存”和生命质量提高是其显著特点。中医治疗肿瘤的理想疗效应是在满意的生命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基础上的一定程度的肿瘤的反应性。因此,应当把生命质量、证候(症状体征量化)及证候标准化引入到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领域中,使其疗效评价能够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将有助于解决
目的:掌握甘肃省高砷水源分布情况,为科学防治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8年在未进行过筛查的地区采取抽样方法采样,每村按筛查村总水源数的10%,分别在村东、西、面、北、中5个方位各采集4个水源水样,每村抽样总数不少于20份;已发现高砷水源的村,或与高砷水源村直接相连的村进行普查,检测水砷含量。水砷测定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对饮用水含砷量>0.1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