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比较与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科学化

来源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志二者是同源异体,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鉴于方志具备突出的地方性、编纂的连续性、内容的广泛性、记载的多样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点,在中国当代史的研究中,理应充分借鉴志书编撰的长处,不远万里地访史,不弃涓流地存史,不辞细微地证史,不断提升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质量,以使研究的结果更接近于历史真实,更清楚地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其他文献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包括滇藏、川藏、青藏三道主干线,是西藏与四川、云南等中原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而自从开始这里主要交易的是马匹与茶叶,故而被取名为茶马古道.实际上茶马古道是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通道,在这条古道上走来走往,川流不息的人们,为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不朽的历史印记,而只有深入调查,挖掘、研究茶马古道及其周边文
茶马古道作为藏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在历史和现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个民族之间虽然比邻而居,但是由于青藏高原被群山围绕,两处的交通极为不便.而茶马古道便是连接两处的最为频繁的一条商贸渠道,从这条商道上输出和输入的商品可谓丰富多彩,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茶叶,此外,还有大量的丝绸和瓷器.这些商品不但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生活而且也将内地的各种文化传统也随之传到了西藏.
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茶马古道”,在甘肃省境内也分布很广,而且历史上发展的较早,包括青藏线、洮、岷州至长安商贸古道、陇南到甘南的茶马贸易通道、甘南到临夏的茶马贸易古道等。作为线路文化遗产资源,其文化内涵之深、历史价值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所以,开展有关“茶马古道”的线性文化遗产的科学调查和研究工作,将是今后甘肃文物工作的重点。
历史上,川茶运输一直都是由松潘、成都运至汉中、凤州等,或由四川松潘等地经文县再沿丝绸之路和羌氏道转运至熙、秦、河州及其他地方。唐宋以来,茶马贸易一直在西北民族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明代各种茶马贸易政策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茶马贸易在西北地区的进行。明后期金牌信符制废除,民间茶马贸易日益兴盛,由茶马贸易带动的其他类型的经济交流也兴盛起来。明代茶马司所在地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汉藏贸易的中心,成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堪称新闻改革的有三次:除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新闻改革,另外两次就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由于当时面临的任务和党内外的条件各不相同,这三次改革的做法和效果也不一样.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有其特殊的原因,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北京市的文物保护事业,对北京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重视“文物”保护转向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从重视单个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向重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方向转变,从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向重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文物保护的理念逐步提升。60多年来,北京市的文物保护从无法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使命下,理工科大学生若不了解中国当代史、中国国情,不仅很容易脱离实际、走弯路,而且还很难增强自己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理工科大学开设中国当代史,既可以使理工科大学生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又可以使他们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新方志理论研究,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当代修志与地方志工作丰富实践经验和吸取历代方志思想理论精华基础上形成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方志基础理论研究和编纂学术研究,受工作时间和条件所限,不是所有方志工作者都在进行的,而只是少量的人在研究,而强调对资料的史学研究,可以调动更多人的研究积极性,并且直接关系到志书质量的提高,有更为迫切的需要。
本文试对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指导下,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迈出了稳定发展的第一步,为改革开放后掀起更大规模的修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对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关怀与重视,也就没有今天地方志事业的大发展。所以,不仅要牢记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中国
笔者认为在新时期,方志和地方志机构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中有六大功能:服务政治的功能、服务经济的功能、服务文化的功能、服务教化的功能、服务学术研究的功能、服务改革发展的功能。地方志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与其说地方志书服务于改革发展,还不如说方志部门围绕科学发展观,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史志的资源优势服务于改革发展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