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用地分类若干问题的浅析

来源 :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生态用地相关的研究的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的内涵对生态用地分类的涵盖范围、所遵循的分类原则和服务对象等前提性问题展开分析,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用地分类提出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用地分类中涉及到的争论性较强的问题做出分析并给出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耕地压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方法: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996-2008年间,我国西部地区除1996年耕地压力指数略小于1外,其他年份耕地压力指数均大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白无误地告诫国人,耕地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宝贵资源,必须像对待大熊猫一样。文章介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摆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管理学的角度,从管理的四个职能分析该项工作的流程,系统、科学地提出开
  研究目的:探讨保护耕地面临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出构建耕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耕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我国耕地生态总体状况在向好的
会议
  研究目的:从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四个方面构建评价陕西省土地资源禀赋度的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得出陕西省11个地域单元土地资源禀赋现状及空间分异情况,为提高陕西省土地利
会议
  应用熵值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对陇南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由于分类体系的变化,1997~2013年陇南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分为199
会议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的变化,研究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利用1996年和2010年两年土地
  研究目的: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可以科学指导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以白城市为例,采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2009-201
会议
  研究目的:通过对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进行理论辨析,提出基于生态文明大背景下与土地集约利用度之间的协调度计算模型,以期从土地集约利用度的角度出发,来推进郑州市生态文明建
  研究目的:通过估算不同土地利用特征下的生态服务价值量,考察不同发展程度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的演变特点。研究方法:以谢高地等提出的大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