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普光气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创建10周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光气藏储层中普遍见沥青,尤其是飞仙关组主力储集层段,沥青多充填于各类早期溶孔、溶洞、溶缝以及裂隙、微裂隙、缝合线等储集空间中,而在晚期大的溶孔、溶缝中很少见。普光气藏储层沥青的演化程度很高,达到过成熟阶段,属于热演化成因,为古油藏原油热裂解成气过程的产物。在对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储层沥青-烃源岩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沥青具同源性,可能来自志留系和上、下二叠统烃源岩,但其生物标志物特征与上二叠统烃源岩亲源关系更近。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勘探程度较低的一个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两个伸展一挤压构造旋回、4个构造演化阶段,晚喜马拉雅一新构造运动奠定了现今的构造格局。受构造、沉积演化控制,盆地具有独特的油气地质特征:发育三大套互不叠置、各具特色的烃源岩,存在中长源缓坡型和短源陡坡型两大类沉积砂体,形成了与之对应的3类含油气系统,具有不同的成藏模式,其中第四系生物气以其特殊的成因和动态平衡的成藏模式而最具特色。
沉积盆地中超压与天然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取决于超压形成的盆地构造—沉积背景、超压的成因及其形成演化史、超压地层的储盖条件及其组合关系以及超压形成后的构造变动等多种因素。一般而言,成烃成因的超压带多有天然气藏分布,而非成烃成因的超压带则不一定有天然气藏分布。另一方面,超压带天然气藏的丰富程度与超压形成的盆地构造—沉积背景有密切联系。研究认为,伸展盆地、转换一伸展盆地和克拉通盆地超压主要
油气成藏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学中研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油气藏形成的基本要素或条件、成藏年代学、成藏地球化学、成藏动力学以及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等。作为一门学科,油气成藏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其提出不仅有助于推动油气勘探成效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对于推动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和成藏研究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观点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构造简单,因此其中生界油藏特别是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构造等其他因素对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不起重要控制作用。认为包括三叠系延长组在内的陕北斜坡中生界油气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到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运移通道、水动力等多重因素的控制。尤其是鼻状隆起背景的存在,是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一个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经历了中晚石炭世近海平原至二叠纪内陆河流、湖泊三角洲两个沉积阶段,发育高建设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平原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潮道砂体等各种成因的砂体极为发育,砂体处于生烃源岩之上或夹于生烃源岩之中,成藏地质条件优越。目前已发现的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地区,天然气勘探程度低、资源转化率低,勘探潜力大。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表明:大面积岩性气藏仍是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盆地东部神木
焉耆盆地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部,是在海两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作为西北地区一个小型的侏罗纪含油气盆地,焉耆盆地除与周缘的塔里木、吐哈盆地有相似性外,它亦有自己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中生代原型盆地具有张扭性断陷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构造变形以“挤压、走滑和拆离滑脱”为主要特征,形成了3种独特的构造控油组合及成藏模式。三叠系、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在南北凹陷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系统。其中北部
依据英南2井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分析及成藏时间等方面的研究,对英南2气藏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英南2气藏为一经后期调整的次生气藏。天然气为奥陶纪晚期一志留纪早期生成并保存在志留系和奥陶系上部储层中的凝析气、原油伴生气和加里东末期生成的干气的混合气,也可能有一些原油裂解气的混入。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气是英南2井天然气高氮、富集重烃的根本原因。后期裂解干气的注入是英南2井天然气碳同位素较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盖层岩性特征、封盖能力、空间展布特征及其有效性的研究,确定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盖层的岩性分类中,蒸发岩类的封闭性能最好,泥质岩类次之,碳酸盐岩类最差,但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泥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盖层的封闭性能可以变得很好。所以蒸发岩类盖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最强,泥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盖层次之。在盖层的空间展布中,良好的区域盖层对整个盆地或坳陷的油气聚集成藏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局部性盖层
前人对异常低压和异常高压的形成机理及其与天然气分布的关系均有深入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列举了我国低压气田与高压气田的天然气成藏特征,且进一步在天然气成藏方面对二者作了初步对比。结果表明:异常地层压力通常是天然气分布的有利区域;低压气田的构造圈闭中断层都比较发育;低压系统的存在,说明气藏的保存条件欠佳;对于断裂发育的高压气田,从断裂与圈闭的关系来看,若断裂不与圈闭直接相连,就不会造
优势运移通道不仅可以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遭到破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油气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和实例研究,系统分析了优势运移通道(断层、不整合面、连通砂体)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断层可以沟通源岩和储集层形成原生油气藏,亦可以使先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到调整改造形成生油气藏;不整合面可以使源岩发生二次生烃作用,可以改善其上、下地层储集空间和性能,还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导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