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热连轧机工艺及机型特点研究

来源 :2009年薄板坯连铸连轧国际研讨会(TSCR 2009)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相继引进七条西马克(SMS)公司设计的CSP热连轧机生产线,尤其是近年引进的第二代CSP生产线,其工艺及机型特点与常规热轧有所不同.因板坯压下率较小,冷轧基料比例较大,CSP生产线产品品种规格受到限制,宽度变化较少,薄规格生产尚未体现明显优势.连铸连轧的工艺特点使得轧制计划编排不遵循常规热轧的“棺”形原则,轧制单位界限趋于模糊,影响工作辊磨损特性。CSP无粗轧机,精轧机组压下率较大,使得CSP热连轧机F1-F2机架与常规热轧粗轧机相似,但须兼顾板形控制,进而形成精轧机组上中下三游的辊系配置,并使得上中下三游的CVC工作辊和配套支持辊工作特点及辊形设计思想不尽相同.结合马钢生产工艺情况,进一步提出了CSP热连轧机工作辊及支持辊辊形设计思想并部分投入生产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表面施胶型AKD乳液与普通浆内施胶乳液的不同生产工艺,对各个工序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后再指导生产。由于该种产品要求比较严格,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工艺进行,尽量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使用二氧化硫脲对OCC废纸浆进行了轻度漂白;探讨了二氧化硫脲的用量、EDTA的用量、温度、浆料浓度、反应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二氧化硫脲是一种有效且极具竞争力的漂白剂,对提高OCC废纸浆亮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光文化应包括与视觉色觉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二者相交叉的学术领域。和光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有电光源技术、建筑学、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气象学等,这些可看作是照明与光文化的第一边缘科学,然而照明又是为人类服务的,因而光学、色度学、生理学、心理学、测量学、美学也是光文化与照明工程不可缺少的学科,这些基础科学可以看作是照明与光文化的第二边缘科学。本文论述了在光文化领域中,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展
薄板坯连铸连轧被证明是一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碳高强钢板的有效方法.湖南华菱涟钢已在CSP线上开发了一种低合金高碳高强钢65Mn,所生生产的65Mn的碳含量为0.65%,屈服强度为490MPa,抗拉强度为870MPa,伸长率为18%.所生产的65Mn的强度比传统工艺生产的65Mn的强度提高了约40%.金相检验其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在薄板试样中发现了纳米级的珠光体.与传统生产工艺比较
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Ti微合金化技术批量生产700 MPa级的超高强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化学相分析等手段对实验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度为3~6 mm热轧带钢的平均晶粒直径为2.9~3.8μm,主要由准多边形铁素体构成;钢中普遍存在数百纳米的TiN粒子,纳米尺寸的TiC析出物具有体积分数高、尺寸小的特点;位错密度较高,可以观察到位错缠结现象.3 mm厚度钢板的细晶强化效果超过
对转炉-CSP流程生产的钛微合金化低成本高强度钢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析出物及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将钛微合金化低成本高强度钢与Nb-Ti复合微合金化钢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单独采用钛微合金化的高强度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可分别达到650 MPa和725 MPa,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晶粒细小,Nb-Ti复合微合金化钢中析出粒子主要是Ti(C,N)和Nb(C,N)
介绍了邯钢CSP线开发生产低碳微合金化510L的化学成分、冶炼工艺、轧制工艺、力学性能情况,并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成形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结果表明邯钢CSP工艺所生产的510L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稳定、成形性能良好,满足用户需求.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因其投资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经济效应显著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应用.本文在经典形核和长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变形过程中NbC析出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软化行为的情况下,按照某实际CSP生产线生产工艺六道次变形后,所研究实际钢种(Fe-0.046Nb-0.053Cwt%)内平均位错密度为3×1013m-2;在开轧2 s后NbC即开始析
建立了薄板坯二维热弹塑性应力模型,用有限元的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薄板坯二冷应力仿真实验平台.软件功能设计完善,操作简单,细化了薄板坯连铸过程的边界条件,使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适用于常见薄板坯连铸的仿真计算.对薄板坯连铸16Mn钢的二冷初期进行了应力、应变仿真计算,预测了凝固壳内部产生裂纹的几率.并用MSC.Marc进行了结果验证,证实了软件模型的正确性。
为了解决当前连铸下渣检测系统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且难于安装维护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测量的下渣检测系统实现方法.对连铸下渣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钢水、钢渣因比重不同而产生的冲击振动差异判断下渣时间点.结合嵌入式系统技术,搭建了传感器远离钢水的下渣检测试验平台,有效的提高了系统使用寿命.利用自主设计的嵌入式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样与特征信号提取,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对经过预处理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