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生物学院开设《脊椎动物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体会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06126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成立于2010 年12 月,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学院为建制的古生物学人才培养单位,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学科研教学机构,为我国古生物及相关学科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是学院发展目标。
其他文献
我国吉林延边地区陆相中生代地层甚为发育,含有大量动植物化石,是我国东部和东北亚地区白垩系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自日本学者上床国夫(1932),将吉林省东部延边地区龙井市大拉子附近的油页岩命名为大拉子系(组)之后,日人西田彰一(1940,1941)先后对延边地区的中生代地层层序及其古生物化石进行了研究。
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哈沙图高勒流域的一具不完整且部分关节的Gilmoreosaurus mongoliensis 幼年骨骼极大地补充了这一属种的解剖学信息.G.mongoliensis 不但保留了一系列基干鸭嘴龙类的典型特征,而且展示了几个鸭嘴龙科的常见特征(例如,鳞骨的主体沿背腹向较高;基蝶骨没有参与构成三叉神经孔的边缘;髂骨的坐骨柄由两个几乎等大的结节组成).
黑龙江嘉荫是我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也是黑龙江流域四个重要的鸭嘴龙化石产地之一。自1902 年发现鸭嘴龙化石以来,这里已经采集到大量的恐龙化石,已命名了“黑龙江满洲龙”(Mandschurosaurus amurensis Riabinin,1930)与嘉荫卡龙(Charonosaurus jiayinensis Godefroit,Zan& Jin,2000)等两个鸭嘴龙类群。
在目前教学强调职业技能教育的大环境下,对学生实用技能性要求的增强。在《古生物地史学》的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了实习实训内容。原课程名称更改为《古生物鉴定与地层划分》。
在学科划分上,“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是一级学科地质学下的二级学科。古生物与地层是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经自然作用的结果,它们蕴含了地史时期地球、地球生命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大量信息。
古生物地层学系列课程(古生物学、地史学、地层学)是地质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其中,实验环节是古生物地层学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联结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的中间过渡环节,对于掌握书本知识、增强野外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