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研究正常成人水负荷前后肾脏变化的可行性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7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监测正常成人水负荷前后肾脏血氧水平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11名健康志愿者水负荷前后的肾脏SWI图像资料.选取水负荷前后同一层面的SWI图像,使用SPIN软件分别测量皮质带和髓质带的相位值,然后测量同一根静脉与周围组织的相位弧度差(△(φ))及计算摄氧分数(△OEF)变化.水负荷前后皮质相位值、髓质相位值和△(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结果 水负荷前,医师1测得的皮质相位值、髓质相位和△(φ)分别为(0.046 ±0.019)、(-0.014±0.003)和(1.3±0.4)rad,水负荷后分别为(0.047±0.014)、(-0.012±0.005)和(1.1±0.4)rad,皮质相位值和髓质相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589和-0.206,P均>0.05),△(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0,P<0.01).水负荷前,医师2测得的皮质相位值、髓质相位和△(φ)分别为(0.049±0.011)、(-0.012±0.004)和(1.5±0.4)rad,水负荷后分别为(0.046±0.017)、(-0.011±0.003)和(1.3±0.2)rad,皮质相位值和髓质相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590和-0.974,P均>0.05),△(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P<0.05).2名医师测量的皮质相位值、髓质相位和△.的ICC在水负荷前分别为0.623、0.472和0.328,在水负荷后分别为0.599、0.442和0.445;2名医师测量的△OEF分别为(-4.2±2.3)%和(-4.3±2.8)%,其一致性好(ICC =0.784).结论 基于SWI的肾脏△OEF变化值定量方法稳定性较好,可以间接反映肾脏的代谢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拇外翻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提出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病房及门诊诊治的拇外翻手术治疗后复发的患者30例共50足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Keller术式4例,Akin术式10例,Mcbride术式6例,Mitchell术式3例,跖趾关节融合术3例,微创方法4例。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997年3月~2009年3月间,在我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肿瘤共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2岁(16-75岁);左侧19例,右侧14例;股骨远端18例,胫骨近端15例;骨肉瘤10例,骨巨细胞瘤12例,纤维肉瘤3例,软骨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尤文氏肉瘤1例.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cross-se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zinc intake and hyperuricemia.Methods: 5168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折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12例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男5例,女7例,年龄42~82岁,平均67.7岁.
目的:临床上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单纯依靠内科治疗或关节镜治疗效果可能欠佳。本文评价关节镜辅助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以指背神经筋膜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 指端、指腹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修复方法较多,如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鱼际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各有其优缺点。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侧(29例33椎)与双侧(27例31椎)椎弓根入路填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修复伤椎。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on the balance of adipogenesis an-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in rats.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转入我科7例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做好相应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有效率10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采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精心护理工作必不可少。
目的:三维重建对介入手术的帮助 方法:抽取了100例病例,全部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的图像更直观更形象还可以多角度观察。 结果:在介入手术的诊疗过程中,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迂曲的血管造影,血管影像在二维图像重叠的血管和分支过多的血管等帮助更大。三维重建技术,将原有的二维图像,经过处理变成三维立体图像,使图像更加具有真实感,可以让医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对病灶进行诊断和治疗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