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RAD/SA雷达风暴趋势产品在冰雹预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ux1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CINRAD/SA雷达产品中风暴趋势产品的含义,对2005年6月20日发生在山东境内的强天气过程的风暴单体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地面出现冰雹前,部分单体具有基于单体的VIL和单体最大强度高度同步增长现象,这种现象是冰雹预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地面出现大风前,部分单体具有基于单体的VIL和单体最大强度高度同步下降现象,这种现象是地面大风预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同步增长现象的特征表现为最大反射率强度的高度增长到6km以上或至少比前一体扫高度增加2km,基于单体的VIL至少增加15 kg·m-2。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回波以及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对2003年4月12日江西、福建、浙江,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出现冰雹、大风强烈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对这次强对流过程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强风暴单体群的弓形回波、悬挂、入流缺口、MARC(mid-altitude radial convergence,中层径向辐合)等结构特征以及地形作用等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与美国飚线上有多个
本文针对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使用的局限性,如何使短时天气预报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气象服务决策部门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实时天气状况,搞好气象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效益,实现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更好共享的目标,阐述了如何以微软 Visual C++ 6.0 SP6(中文版)为工具,开发带预览功能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浏览软件的方法[1][2][3][4][5]。
本文针对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传统计算方法存在数据使用率低、算法误差大、测量精度不高、风速为零时风向不定和风向过"北"难以处理的缺点,提出了将风矢量在规定时段内进行矢量平均后再求取风向、风速值的新算法;针对高空气象探测雷达采样低,在求取规定高度层的风向风速数据时需要用到内插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用曲线拟合内插替代原有的线性内插法的新观点.计算表明,通过算法的改进提高了数据利用率,解决了风速为零风向不定、风向
本文介绍了阜阳新一代天气雷达综合业务系统。该系统由3个功能模块和1个配套的专业雷达网站组成,3个模块包括:短时及临近预报服务、雷达资料传输及统计和雷达运行监控.系统设计中,主要解决了发报及其统计中对故障报的处理、雷达业务监控结果的采集入库、发报统计和业务监控结果的互联网实时图形显示等难点.系统的建成,增强了雷达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及其可靠性;同时所有业务相关信息均以网页形式发布,通过互联网提供了丰
本文根据气象业务发展和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研究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范畴和制作方法,提出多普勒天气雷达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概念,确定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探讨了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方法,并根据实际需求,讨论了铁路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原理和制作步骤,结果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扩展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服务范围,提高了专业气象服务部
本文根据气候统计方法和气候学的原理,利用常德站逐日本站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多年平均曲线,结合当前的天气和气候情况,预测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重大天气过程,对气候预测和气象服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文采用长春新一代雷达2004年运行以来的连续资料,以150公里半径监测范围内29个台站天气绘图报观测时次雨量>=50毫米/6小时为标准(下文统称暴雨),通过普查到的15日次暴雨,针对影响暴雨台站的雷达回波核心发展演变环节,分析比较暴雨雷达回波的强度场、速度场特征,并结合垂直液态含水量等重要特点进行中尺度分析,联系数字化雷达对暴雨监测的某些认识和雨量落区实况,分析探索暴雨的机制,给出暴雨的6种新一
本文以龙岩气象雷达站为例,提出改进的体扫模式,并从探测能力、电磁辐射、产品生成、硬件设备等等各方面影响来讨论体扫模式改进的可行性,得出适合高山雷达站运行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体扫模式,提出体扫模式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简单介绍了单部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风场结构的VAD技术原理,表明了运用VAD技术可以反演出垂直风廓线产品。利用2006年6月13-14日一次明显天气过程,把相距100m左右的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南昌站L波段测风雷达观测得到的在同一层高度上的风的资料进行对比,说明了对比的条件,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两份记录基本一致,有些层次的资料几乎重合,着重讨论了造成两种观测记录差异的几种主要原因,能更好地了解和使
本文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6年6月2日夜间出现在陕西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暖湿急流和弱冷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两条中尺度辐合线是这一地区出现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东南急流为降水区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堆积,在弱冷空气的触发下释放,是产生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空急流的日变化引起了暴雨夜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