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实证

来源 :中国城市地理学2014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对产业创新及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是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但从空间关联视角的研究仍有待加强.以转型中的经济大省广东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空间常系数模型,分析广东省KIBS地区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结论表明:①广东省各地级市KIBS产出总体上以珠三角城市最高,但各行业存在空间差异;②广东省地级市KIBS呈空间正相关特点,但空间结构极不平衡,呈"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分布格局.珠三角内诸城市属于KIBS热点区域,是高值集聚区,粤东西北的大部分城市是位于冷点区域,4年间没有突破低值集聚的现状.研究也揭示了珠三角地区内相邻城市的KIBS具有竞争性,尚未形成有效的扩散-协同的发展格局.③广东省KIBS空间格局的动力因子分析表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经济外向度和交通通达性均对KIBS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市场需求对KIBS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其他文献
现代城市建设中,随着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消防给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备方面来讨论多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包括: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他固定灭火设施和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它主要由以下及部分组成: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管道,消防水池,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及增压水泵组成。目前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未
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和水温的要求下,使节水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在设计中使用智能设备尤其重要。重点介绍了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以及消防箱泵一体化供水设备,消防箱泵一体化增压稳压设备由消防水箱及气压消防供水设备组成,通过分析其设备特点和应用领域,指出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
笔者在沈阳浑南新区某居住小区配套工程中,由于局部“塞管”设计采用了综合管廊布置管线,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结合该小区设计工程实例分析了小区综合管廊的消防设计要点及要求。在现代化居住小区配套工程中发展应用综合管廊,势在必行。为了使小区综合管廊的设计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工程条件,达到安全、使用、经济、牢固,有必要从宏观上采取措施,推动防设计应用水平的提高,使之向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方向发展。从目前我国己建
消防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盘锦水游城为一座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其项目大,人员密集,功能多样,因此,消防设计系统复杂,设备多样,本文以盘锦水游城为例,探讨对于不同的区域,消防设计的不同.而盘锦水游城的消防设计主要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小型智能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幕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以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通过对我国现行消防规范与韩国消防规范的分析比较,发现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类别、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量、试验阀的设置位置、配水支管控制的喷头数、室内消火栓的设置、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及灭火器的类型等方面存在不同.这些区别与两国的消防理念及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等有关,消防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国家间的规范差异,针对火灾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建筑消防设计。
有培训中心寄来《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以下简称《消规》)文本,其中有一份是附有条文说明的,这就让能进一步了解编制组的编制依据,在执行条文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消规》条文说明的前面附有制订说明,向读者详细介绍了《消规》的编制过程,编制组为规范编制所进行的工作,以及主要制订内容,制订内容共有17条.通过制订说明了解到《消规》有哪些主要规定,哪些条文规定是增加的,哪些作了
An on-line e-learning tool using Unit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takeholders to study planning regulations and solar architecture.In our system proposal, an on-line game engine, namely Unity is utilized
在郊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处于北京郊区的怀柔区雁栖镇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就地城镇化。在旅游产业的驱动下,雁栖镇的居民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产业层面和社会学层面的城镇化;通过旧村改造和流域综合治理,山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实现物质资料的城镇化;旅游产业发展维护了资源和环境,吸引了大批市民长期居住和短期度假,实现了人口的郊区化;同
近年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正经历着剧烈的变更,许多有机、丰富的乡村空间肌理被刻板冰冷、单一的城市形态所替代,乡村空间特色正不断被蚕食。目前规划界虽有对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肌理传承方面的研究,但多数从主观的经验判断出发,缺乏对空间肌理的数理关系的研究。为此,本文将借助CityEngine软件平台,以传统乡村聚落的道路形态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一套道路形态参数化解析与重构方法。
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重要表现,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仍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因此,研究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预测和规划未来人口流动格局、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山西省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流动人口区位商和人口多中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