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敏自组装单层膜的液晶取向特性研究

来源 :2006中国平板显示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亚苯基对二丙烯酸光敏结构的新型自组装单层膜,此种组装膜是通过化学吸附反应以共价键方式连接到基板上,然后经过线性偏振紫外光辐照,形成可以诱导液晶取向的各向异性薄膜.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取向效果,其取向方向与辐照用的紫外光偏振方向相垂直.进一步,通过改变组装膜的表面分子结构,得到了膜表面端基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度结构的取向膜,发现随着取向膜端基烷基链长度的增长,其取向效果亦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目前有源平板显示领域主要采用PECVD法制备TFT用硅薄膜,但是由于PECVD中等离子对Si薄膜的损伤以及淀积薄膜的温度很高的缺点,其在制备高迁移率的TFT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新出现的催化化学气相淀积法(Cat-CVD)与PECVD法相比,具有淀积速率高﹑原料气体利用效率高﹑衬底温度低﹑生长的薄膜致密﹑电学特性好等优点,将更有希望成为TFT用硅薄膜制备的新技术.文章对Cat-CVD法的工作机理及其
本文合成了具有横挂型偶氮苯与肉桂酸酯双元光敏基团的新型梯形聚硅氧烷.并研究了在圆偏振紫外光不同照射条件下,此种材料的薄膜诱导液晶取向的性能.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与预倾角的测量发现,采用圆偏振紫外光垂直照射时,液晶分子会发生垂面取向;倾斜照射时,液晶分子会趋于逐渐向光入射的方向发生倾斜排列.更重要的是,随着圆偏振光倾斜照射时间的不同,对于此种具有横挂型双元光敏基团的材料,预倾角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倾斜
合成了两种带有噻吩基团的液晶分子3-[4-(4-戊基-环己基)-苯基]-噻吩(Ⅰ)、3-[2-氟-4-(4-戊基-环己基)-苯基]-噻吩(Ⅱ),产率分别为51%,67%.并在三氟化硼乙醚和乙醚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用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聚合,得到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导电聚合物,热分解温度约为50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的掺杂对TN模式液晶盒的光电性能的影响,碳纳米管的掺杂会显著降低TN液晶盒的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电压-透过率曲线的陡度也明显增加,但对比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的液晶盒的开态和关态响应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掺杂多壁碳纳米管则导致液晶盒关态响应时间有所降低,开态响应时间没有显著变化规律.
采用紫外光聚合分相的方法,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强度及聚合温度制备了具有不同网络结构的PDLC膜.研究了液晶微滴尺寸大小对不同波段光的透过率的影响,以期制备不同波段透过率可控的PDLC膜.
本文研制一种光学性能稳定、具有螺距梯度分布的反射式胆甾相宽带偏振片.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分子链段运动的迅速"冻结"及交联网络固定所获得的分子排列结构.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所获得的反射式胆甾相宽带偏振片进行了相关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子链段运动的"冻结"及聚合物网络稳定分子排列结构的偏振片的光学性能稳定性得以大幅提高.
本文合成了3种结构中含氟侧基数量不同的苯甲酸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 NMR)和元素分析(EA)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分别与4, 4-联吡啶进行复合,得到了3种以氢键结合的对称型液晶化合物,通过FTIR对液晶化合物的氢键结构进行了确认.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等对所得氢键液晶复合物的相转变行为进行了分析.
本文制备了具有近晶A相(SmA相)(→)手征性向列相(N*相)相转变的平行取向高分子网络/液晶/手性化合物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SmA相液晶分子呈平行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可见光和红外光都可以透过.而N*相液晶分子呈平面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具有选择反射圆偏振入射光的特性.由于平行取向高分子网络的存在,复合材料选择反射圆偏振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较宽,750nm-2000nm波长范围内圆偏振入射光都可以被反射
本文制备了具有近晶A相(SmA相)(→)手征性向列相(N*相)相转变的平行取向高分子网络/液晶/手性化合物复合材料.通过局部加热这种复合材料,被加热的部分由呈光散射状态的SmA相向呈透明状态的N*相转变,降温后被加热部分的SmA相呈透明状态.这样就可以在呈光散射的背景中写入呈透明状态的信息,施加电场,信息就被擦除掉.
本文制备了在mm和nm级别尺寸上,分子排列分别为手征性向列相(N*相)的螺旋结构的排列方式和近晶A相(SmA相)的层状结构的排列方式的高分子网络/液晶/手性化合物复合材料.由于在mm级别尺寸上,分子排列具有螺旋结构,因此复合材料具有N*相的选择反射圆偏振入射光的特性;同时在nm级别尺寸上,分子排列具有层状结构,液晶分子螺距又有变成无限大的趋势.在螺距固定的高分子网络的作用下,复合材料内不同微区螺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