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廷杖与政治

来源 :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廷杖",顾名思义就是封建帝王在朝廷上杖①打大臣。这种刑法古已有之,"东汉世祖之杖丁邯,明帝时九卿皆鞭杖;隋高祖好于殿廷挞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唐玄宗之杖蒋挺、姜皎于朝堂",但是还只是偶一为之,明代才真正将廷杖"直与国运相始终"②,殆近于一种制度,是与"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并列的枇政之一。对此史家多有论及,但并非题无剩义,研究还有待深入,笔者不揣浅陋,草就此文,敬请方家指正。一、廷杖的几个问题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的“三农”问题都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根本问题,也因此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绕不开这个根本。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法,其中普惠金融以其着重对弱势群体帮扶的特殊性,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重新增长理论、制度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出发,结合普惠金融体系,深入思考农村振兴的实践和思考方式,分析了在现有形势下普惠金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聚焦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坚定信心、开创未来,围绕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三个要素,着力百年奋
期刊
【宏观把握】1.构筑时空坐标2.厘清阶段特征(1)特征从私学发展到官学;从显学提升为正统;由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演变为服务君主专制的文化工具;内涵的演变(学术化→伦理化→神学化→哲学化→工具化)。(2)阶段【微观突破】1.孔子思想主张中的人文主义精神2.古代民本思想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孔子的"仁",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和"非攻",董仲舒的"
期刊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过:"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可谓将中国古代美学推至巅峰,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清平乐》是第一部以宋仁宗为主角的电视剧,从宋代画作中汲取美学灵感,对宋朝"上至宫廷下至市井"各种生活场景、服装造型进行了高度还原。它的剧情和服化道调动起许多观众和自媒体的"考据癖",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宋朝热"和"仁宗热"。
期刊
《周礼·大司寇》言"以五刑纠万民"。自《隋律》始正式形成以笞、杖、徒、流、死的新五刑体系。《唐律》仍之,遵循不改。《明律》承唐。然而,在封建皇权至上的社会背景下,法外刑与法内刑兼而用之,廷杖即是其中之一。廷杖是笞杖刑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皇帝可在朝堂或宫门对大臣予以杖责。廷杖虽不见载于历代的法典中,却是朝廷正式使用的刑罚。在明代,廷杖成为常态化,甚至演变成一种制度,其使用次数之多、受罚人数之众、手段之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意思是,宋朝是千百年来华夏文化的巅峰。如果说盛唐表现出雄壮豪迈、气象万千、金戈铁马的强者之态,那么宋代则展现出闲适淡雅、宁静飘逸、绵软细腻的柔弱之姿,一直给人以积贫积弱的印象,然而这并非历史的全部。事实上,赵宋国祚绵延三百余年,虽战乱不断、家国沉浮,但却是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最富裕的
期刊
作为基层企业,要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的要求,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动党建工作上水平,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和员工支撑,着力打好队伍建设攻坚战,特别是对青年员工的管理与培养,切实把他们培养成为一支英勇善战、敢于担当的高素质青年员工人才队伍,激发他们的潜能,激活他们的动能,挖掘他们的创新活力,激励广大青年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行政部门承担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等重要职能,是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丰富服务手段来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思想引导以营造良好氛围,锻造高素质队伍以强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促进企业高效运转的"润滑剂"和快速发展的"推动器"作用,用优质服务促进企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