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丙型肝炎感染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分析

来源 :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2008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共用剃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对于这种行为与中国人感染经血传播疾病关系的实际研究未见报道。要尽快改变公民的相关理念和习惯,首先需要对这种行为的危险程度做出科学的评估。对中国人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研究理应包括针对共用剃刀、针灸等危险因素的分析,为此,笔者对丙型肝炎各种传播方式对献血者的综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报告。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贲门癌手术中各项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食管贲门癌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6月—1999年5月间在本院手术的101例贲门癌患者,(1)单因素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2)Coxs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站、Nm23基因的表达率和年龄与贲门癌的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CD44,ras,p53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淋巴结
血液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为评估现有检测体系、献血模式、和管理体系下我国血液的残余风险度,并探讨我国血液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介绍了我国5城市献血者HIV及HCV核酸检测研究.
输血和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措施,同时也是感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由于输血和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医院、患者双方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10月22日发布2002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规定,临床输血和手术前必需检查患者血液感染性病原体
近期研究发现血小板在免疫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血小板通过何种途径来完成其免疫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血小板表面存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TLR是一组与天然免疫密切相关的受体家族,起着控制天然免疫向适应性免疫转变的作用.血小板可弱表达TLR4,革兰氏阴性细菌胞膜外层的主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TLR4的配体.血小板可能
本文就中国人群的Lutheran血型系统中Auberger抗原多态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建立起稳定、准确的Auberger抗原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现对其进行了报道。
尽管许多国家已有经输血导致病毒感染的残余风险评估,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这种评估。这种评估可对血液安全进行有效监测,而且还可对实行新的血液安全措施如核酸筛查进行评价,因而这种评估很重要。而且,因中国人群同美国和欧洲相比,乙肝的流行率相对较高,这样残余风险的评估还可为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估算了深圳地区因输血导致病毒感染的残余风险。另外,对于采用更加灵敏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检测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但由于我国是肝炎的高发区,HBsAg携带率高达10.12%以上,丙肝抗体阳性也在3.2%,爱滋病亦处于快速发展趋势,而且前ELISA检测试剂灵敏度偏低等原因。报道的HCV RNA阳性ELISA阴性比率为0.01%-0.19%,HBV DNA阳性ELISA阴性比率0.4%-0.92%,大大高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见于年青女性尤其是育龄妇女的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血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在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中有可能存在抗患者红细胞的抗体,这种抗体可引起患者自身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临床表现为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文献认为约有6%-15%的SLE患者由于有抗红细胞抗体的存在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SLE患者,临床上常需
通过调查四川省30家医院检验人员对输血知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和对临床输血实际操作的评价,以了解检验人员执行《临床输血规范》的情况,获取全省临床用血相关的基准资料。本文对上述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提出现存的问题与对策,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使用共用剃刀现象的广泛存在表明很多公民对这种行为的危险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客观上需要对这种危险行为与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对这种行为的危险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必需研究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此,笔者对乙型肝炎各种传播方式对献血者的综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将结果作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