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理论脉络与问题

来源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出自西方,但是这个命题在被引人中国之后却被赋予了诸多的新意.通过对国内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理论脉络的梳理,会发现,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与其说是对精英主义美学的不满,不如说是对意识形态一元论的再批判.事实上,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争论是九十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深化.但是在这场深入的讨论背后同时又产生了更复杂的脉络与问题.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以杨春时先生为代表的后实践与实践、新实践美学的差异不在于对"实践"概念的改写和争夺,而在于以主体间性范式改造主体性美学.本文将回到胡塞尔
《诗经》解释中可以发现比兴循环解释现象.《关雎》一篇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出现了道德主题的三个不同解释,有由色到礼的戏剧性叙事和以自然物与人事并置的两种解释模型.《毛
孔子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开创者,其自然审美命题中,如"乐山乐水"、"吾与点"之叹、"岁寒知松柏后凋"等,包含了非常深刻的生态意蕴.大致说来,这种生态意蕴体现在"天人合一"的生
今多年以来,文学理论界一直在倡导重新挖掘、整理和转化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资源,激活其中有生命活力的精神,对过去学界一味倒西方理论怀抱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做法做了反思,这些清
  文学理论的生命在于它能够和文学创作实践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学理论创新需要从不断发展的文学创作实践当中吸收营养,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涵,现实的文学实践也需要
会议
  悲剧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在古今中外文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或者文学表现形式,都有悲剧的审美因素参与其中,也都有经典的作品流传于世。中国和西方的悲
会议
"新学语"是王国维的提法,根据其《论新学语之输入》(1905)的具体语境,基本上可以把"新学语"理解为:进入汉语的与洋化(主要指西洋学从东洋来)相关(未必是首创)的人文学科("文
  在中国古代文学深厚传统和独特性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观念、范畴、系统和发展轨迹。然而古代文论传承和研究在二十世纪的遭遇可谓
会议
这是一篇急就之作,仅就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先生的《美是什么》这篇论文谈点粗浅的意见,并借此发表一些相关的看法.吕荧先生开篇便反驳了美的客观主义观点,认为美不是典型,美
本文旨在探究本雅明与阿甘本思想中姿态批评的相关内容,并澄清姿态批评何以属于政治与伦理的生命政治理论论域的根据.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勾勒阿甘本有关哑口、空无和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