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三角洲类型、分布及其成因

来源 :第二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不仅是学术界近期研究的热点,也是制约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通过全盆地123 口井的岩心(共4600m)、26 条露头、1078 口井的测井资料和5 万多公里的地震资料的系统分析,认为其主要为三角洲相,并弄清了其类型、分布及成因。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发育河控和浪控2 类三角洲,细分为河控扇三角洲、河控辫状河三角洲、河控曲流河三角洲、浪控扇三角洲和浪控辫状河三角洲,浪控曲流河三角洲不发育。
其他文献
  通过对滇东宣威地区晚二叠世末的两个陆相含煤地层中煤的显微组分进行分析以探讨晚二叠纪末古环境意义及其对PTB 事件的启示.结果显示,研究区中的煤层,以镜质组含量为主,平
  细粒沉积物是粒径小于62μm 的粘土级和粉砂级沉积物。其沉积和固结过程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问题。其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剖。这些问题的研究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本文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聚煤作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考察和钻井剖面分析,结合岩心观察、室内分析测试以及地震资料解释,对开江-梁平地区飞仙
  通过研究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认为四川盆地早志留世龙马溪期为水体循环受到限制的海相陆棚沉积环境,处于一次三级海平面的下降阶段,并伴随两次次级(四级)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且
  晚二叠世时期滇东黔西地区广泛发育有薄而稳定的粘土岩夹矸,以往研究认为这些夹矸是由同沉积的酸性火山灰蚀变形成。云南东部的宣威地区发育有晚二叠世最顶部的一层煤——
  树皮体作为我国特有的显微组分,一直未得到国际组织-国际煤和有机岩学委员会(ICCP)和有机岩石学会(TSOP)的认可。富含树皮体含量50%以上的煤称之为树皮煤[1]。树皮煤仅仅在
  白云岩化特别是晚期成岩白云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使孔隙度增大,白云石化的这种特性对于形成碳酸盐岩储集能力非常重要。文中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马五5 小层白
  Ichnofossils are common in carbonate rocks from the Lower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Basin.Thirteen ichnogenera and se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