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瓣修复颞下区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2014年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暨颅底多学科学术沙龙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bin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面动静脉为蒂的颌下腺瓣在充填颞下区肿瘤术后遗留腔隙的作用,为颞下区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近瓣修复方法.临床资料 收集2007 年3 月至2011 年3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15 例颞下区肿瘤的患者.男性8 例,女性7 例,年龄最大73 岁,最小21 岁.肿瘤体积最大者为8*8*cm2,最小者为5*6cm2.手术选择从颌下入路,在暴露肿瘤的过程中,对于肿瘤界限清楚包膜完整,体积相对较小者,下颌角不予离断,将下颌骨向外侧牵拉,分离肿瘤,将肿瘤完整摘除,由于暴露肿瘤有困难,在下颌角处暂时离断下颌骨,术毕采用小钛板固定.肿瘤切除后彻底止血,冲洗创面,将颌下腺瓣填塞于肿瘤切除后的腔隙,注意血管蒂的摆放,防止扭转,分层关闭创面.
其他文献
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地球上广泛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微生物对矿物的风化作用、成矿作用以及矿物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是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口腔癌转移到下颌下腺的发生率,以及下颌下腺中淋巴结的发生率,从而探索在早期口腔癌颈清扫病例中保留同侧下颌下腺可行性的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89
本论文从制备纳米多孔钛酸钡(p-BaTiO3)粉体出发,选择Ag、 Ni和C作为导体并将其负载到p-BaTiO3颗粒表面,并与PVDF复合制备出多种复合材料,制备高储能密度的BaTiO3/PVDF复合材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6年深圳市各区大型业余网球赛事参赛运动员调查分析,得出运动员男子选手要比女子选手多2-3倍,参加业余网球比赛选手
  目的:探讨改良鼻唇沟组织瓣联合邻位唇颊粘膜滑行瓣修复下唇癌术后重度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4 年3 月-2014 年2月应用改良鼻唇沟组织瓣联合邻
会议
跨膜蛋白CD36是一类位于多种类型细胞表面上的B型清道夫受体,它在先天免疫,血栓形成,细胞粘附,以及脂质转运等方面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比较全面的了解CD36介导的配体结合和
  目的 探讨舌癌患者手术后语音康复训练方法效果.方法 对57 例舌癌患者于术后10 天开始进行舌功能训练和语音康复训练评估,其中31 例舌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新的舌功能训
淀粉样蛋白的聚集沉淀会引起许多疾病。虽然已经有许多小分子被发现能够抑制或促进淀粉样蛋白的聚集,但它们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蛋白质聚集的过程尚不清晰,从而制约了蛋白质聚集抑制剂的开发。因此,本文以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Aβ40)为目标蛋白,考察了小分子杂环化合物---硫磺素T(ThT)和表没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Aβ40聚集过程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抑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