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酶法提取大豆油脂后副产物中大豆皂苷分离纯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醇酶法提取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后的醇液中大豆皂苷的分离纯化,并对分离纯化后的大豆皂苷进行了结构的鉴定和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从六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中选定了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豆皂苷的效果最好,通过对静态吸附特征和动态吸附特征以及解吸特征进行比较筛选出体积比为85%的乙醇是最佳的洗脱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确定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皂苷的最佳分离pH值为pH4.0,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讨论了大豆皂苷的最佳分离条件是:在室温下,用85%的乙醇以1.5BV/h的流速洗脱4BV.收集洗脱液进行萃取、重结晶及冷冻真空干燥可以得到纯度为98%的皂苷产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冷冻真空干燥后的纯品进行检测,通过与标准样品的比较分析确定了醇液中含有六种大豆皂苷,分别是:Ab,Af,A2,Ea,Bb,Bc.
其他文献
为实现地下工程围岩增强、防渗、抗动压与抗变形的控制,本文对QSX注浆材料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膨胀增强、抗裂防水、抗动压及吸能变形的关键组成材料,并进行多项力学性能试验。通过OSX材料吸水与膨胀力试验,总结出了含水率与膨胀力线性关系方程;通过吸水率与膨胀率试验,总结出了不同类型含水率与膨胀率的线性关系方程;通过侧限应力—应变试验,总结出了不同类型应力—应变关系方程。工业性试验和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壁后充
本文结合低心变基桩动测技术(PIT),提出了一种诊断基桩完整性的BP型神经网络方法,分析中包括定性的缺陷类型识别和定量的缺陷程度诊断两个阶段。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PIT动测数据、混凝土波速以及桩径和桩长等53个变量,定性缺陷识别阶段主要确定基桩完整性特征,包括完整、扩颈、缩颈、高析、断裂和多缺陷等,而定量诊断阶段针对不同缺陷类型利用相应动测数据库进行基桩缺陷深度和程度的定量分析。在缺陷定量诊
本文对砂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加载应力和不同实验温度下单轴压缩蠕变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蠕变曲线。选择Burgers粘弹性本构模型,编制非线性拟合程序,求得模型参数值,进行模型参数与加载应力和实验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砂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本构模型蠕变方程,进行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对比,证实Burgers模型能够用来描述砂沥青混合料蠕变过程第一、第二阶段。
高速公路路堤的沉降分析与预测是一个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基于某高速公路软基CFG桩加固处理的路堤全断面沉降观测,采用指数曲线式模型、双曲线式模型、增长曲线模型等三种不同性质的沉降预测分析方法,预测路堤全断血的沉降速率、沉降盆形态。分析表明,增长曲线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首先分析了现有蓝牙个人自组网络进行流媒体内容分送网络体系结构的不足,然后结合有线网和无线网的各自优点,提出了适合于流媒体分送的混合型蓝牙网络体系结构—WBPAN,通过蓝牙AP作为BlueTree的根节点与周围的蓝牙移动设备动态创建生成自组分散网络,引入了P2P技术和DHT技术来创建AP覆盖网络,实现了AP间动态寻址、动态加入和退出,实现了层次化的可扩展的流媒体分送网络体系结构的想法和概念。在此基础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虾仁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与未处理虾仁进行比较。新鲜南美白对虾经手工脱壳后,将得到的虾仁分装于聚乙烯塑料袋内,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处理。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虾仁的外观发生明显变化,颜色先由透明转为不透明,然后再变红。与对照相比,热处理明显提高了虾仁的白度。此外,热处理比zhao and chemical changes in热处理对虾仁的pH和硬度也有明显影响,但它们的变化规律较为复
为了提高水酶法提油率,本实验对不同挤压温度下大豆蛋白结构变化对油脂释放机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与PeakFit v4.12软件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挤压温度下大豆蛋白二级结构,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80℃升至100℃),无序的自由卷曲向规则的α-螺旋、β-折叠转化,从而使凝胶分子排列的有序性提高,水酶法提油得率也随之提高,但是当温度继续升高(100℃升至120℃)时,挤压膨
单宁物质大量存在于自然界植物里,具有抗氧化、低毒、能与蛋白反应的性质.本实验重点研究氧化单宁酸对乳清蛋白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探讨利用它物质来改善乳清蛋白膜的可能性.实验采用5%含量的单宁(单宁与蛋白质量比)加入成膜溶液,铺展法来制备乳清蛋白膜材料,并且对产物膜的交联性、机械性、热密封性、光透性、水汽透性、溶解性以及消化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5%的氧化单宁酸交联乳清蛋白,能提高膜材料的杨氏模量和
本实验旨在研究氧化对的肌动球蛋白在焦磷酸盐作用下解离的影响.实验以从猪背肌中分离出肌动球蛋白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含有0.1 mmol/L NaCl、10μmol/L FeCl3、0.1 mmol/L抗坏血酸和1mmol/L H2O2的PIPES缓冲液(pH 6.2)中模拟氧化6或者12小时.然后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氧化导致的蛋白交联,并在0-10 mmol/L焦磷酸盐、0.5 mol/
本研究旨在建立简便分离小鼠血浆中槲皮素脂溶性与水溶性代谢产物的方法,并建立槲皮素代谢产物的Q-TOF(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实验中采用三周龄小鼠灌胃槲皮素4h后眼眶取血,血浆经过LH-20柱正己烷/氯仿、甲醇洗脱分离成正己烷相和甲醇相,同时对得到的正已烷洗脱相加入胰脂肪酶酶解,甲醇洗脱相加入B-葡萄糖醛酸酶、硫酸酯酶酶解,采用Q-TOF法对槲皮素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通过与标准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