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該何去何從?--許傑先生訪談

来源 :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许杰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许先生走进文博领域的原因,马承源先生对许先生的影响,上海博物馆对许先生的影响,许先生的英语是怎么学的,美国博物馆及美国私人博物馆的收藏制度是怎样的,和其他国家有什么区别,博物馆体系中馆长充当了什么角色,情操与铜臭的矛盾是什么,博物馆与收藏家在艺术体系中的关系,亚洲艺术博物馆可以给收藏家提供怎样的帮助与服务,收藏家如何对藏品进行取舍,如何看待“玩物丧志”的说法,美国华人与海峡两岸三地收藏家的异同,怎样才能称为好的收藏家,美国华人收藏家的特点,亚洲艺术博物馆发展面临的问题,文物收集的问题,对新人有什么忠告,怎样才能让博物馆对年轻人产生兴趣。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王翚作品及结合蔡琦生平资料,研究了蔡琦与王翚的关系,并对研究证据提出了两个问题:蔡琦是否收藏古代书画?蔡琦于1701年前后是否在南京做官?经研究发现:蔡琦是一位元王翚作品的最重要的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并与王翚晚年交游论画,其收藏的王翚作品更是直接得自王翚之手。
本文介绍了中国民国时期陶瓷事业的发展,主要归纳为三点:仿古陶瓷和美术陶瓷的历史高峰;陶瓷工艺的教育;陶瓷史研究。
本文通过对伍嘉恩女士的访谈,了解了以下的问题:伍女士为何对中国家具情有独钟,70年代古董店有没有卖黄花梨家具,家具的喜爱有没有国界的区别,黄花梨家具的特色,伍女士这些年在家具鉴赏的经历,经营方面的心得,拍卖场上家具买家跟别的买家的区别,未来的计划如何,生意的重心在哪边。
本文介绍了艺术市场之痒与法规之痛以及高古陶瓷的涵义,分析了目前藏宝于民的大趋势,同时拍卖行情正在悄悄启动。文章还分析了高古陶瓷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廖桂英女士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廖女士是如何开始博物馆界工作的,张添根先生成立鸿禧美术馆的原由是什么,鸿禧美术馆的藏品是否是张先生捐赠的,馆藏包括哪几类品项,有什么代表性的文物,美术馆的陶瓷研究室是如何规划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美术馆经营形态如何,在策划展览是有哪些优势,多年的经营下美术馆发挥了哪些影响力,赠送给上海博物馆清代瓷瓶盖的初衷是什么,海峡两岸博物馆的经营状况有何不同,鸿禧美术
本文介绍了油画保护的一般原则,分析了油画作品的收藏和保护的管理,并进一步探讨了油画的悬挂和搬运要注意的事项。
本文将在新海派油画的历史地位、新海派油画的市场现状、新海派油画的推进和上海艺术市场振兴之间的关系等几方面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本文结合作者个人的经历和爱玉藏玉的志趣,探讨了中国玉文华的传承、玉的涵义、玉的发展历程以及玉的识别,介绍了收藏文化、收藏者、收藏的阶段以及对收藏的几个误解。
本文通过对陈浩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陈先生哪一年进的浙江博物馆,初见《剩山图》的时间和经历如何,30年来的感受是什么,真正有所进展是什么时候,为什么,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情况,林百里给陈先生留下了什么印象,在钱币收藏有什么经历,对文物经营怎么看。
本文通过对叶伟特先生的访谈,了解了以下问题:叶先生是怎样对玉器产生兴趣的,怎样看待和从事古董收藏及生意的,杜宇求知雅集的计划是怎样的,对于收藏本身是怎么理解的,是什么促使从经营走向收藏的,买错了东西怎么办,古董行业的灰色地带怎么处理,有没有人来拜师,藏家之间是否有竞争,藏品的来源和故事是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