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产业成长路径转型

来源 :第九届中日经济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强制平衡,单纯从金融衍生品、金融监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等金融视角是难以全面揭示其深刻本质的。本文通过国际国内两个“中心—外围”的分析范式,揭示出美国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首要前提;中国的经济下滑是自身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反映,而不利的外部冲击只是诱发性因素并加深了下滑走势。面对各国经济调整和新一轮全球化的新挑战,本文认为:中国在短期刺激和稳定经济的同时转变产业成长方式,是利在长远但决策却在当下的关键问题;对于处在失衡一端的中国而言,是以出口还是以国内消费来消化由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是产业成长路径转型的关键所在;作为大国经济,存在着区域多样性特征,因此应摒弃“一刀切”式的思路,针对不同区域推行差别化政策。
其他文献
我国东部地区的地方经济需要适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并将其与纠正劳动歧视、改革户籍制度等社会制度和环境建设等不同层面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调整,实现和谐社
会议
本文将知识产权保护因素纳入Coe和Helpman(1995)设立的CH模型,并采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联关系的联合交互指标,采用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回归检验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
2005年以来日本对印度FDI快速增加,不仅在总体规模、相对低位、行业结构等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且与日本对中国FDI徘徊不前的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验研究的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