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创新,拓宽地方文献读者服务新视野--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延伸服务实践探索

来源 :国际“城市记忆”与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ysta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顾了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在传承刘国钧馆长建立西北地方文献和办馆中心思想基础上取得的成绩,介绍了新时期在文献收集、阵地服务、书目整理、读者服务、参考咨询、数据库建设、文献开发、推广阅读等方面做出的实践活动,以及近几年来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方式,开展各类延伸服务的活动,如举办地方作家作品推广赏析、地方文献研读、文化沙龙、创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甘肃知识文化服务平台”“陇右寻珍”等,拓宽了地方文献服务新视野,获得了业界及读者的好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其他文献
天津曾经有过九国租界,出版发行了大量外文报刊和图书,其中许多有关天津的新闻报道和研究著述成为天津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献最初大多收藏在天津各租界建立的图书馆中,日本侵华时,日军将天津英租界图书馆的藏书收缴归入日租界图书馆.日本战败投降后,日租界被收回,日租界图书馆的馆藏被完整地接收下来,英租界图书馆的藏书也在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文献移交给天津图书馆收藏,成为天津城市发展史中特殊
通州区图书馆地方文献部(“运河文库”)成立于2000年8月,迄今已走过18个年头.本文从特色专题建设、文献开发成果、活动积累成果、媒体立体宣传等方面阐述了18年来运河文库建设的经验和不足.
地方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了解该地区的珍贵资料.系统地收集和保存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精神财富.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并以河北省图书馆为例论述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总结出地方文献在建设地域文化方面有着增强群众自信、提供文献支持的作用.
“社区”与“地方文献”在各自被定义的范畴中,都不是一个单项问题的存在,而是理论与实践双向并重问题的提出.“社区”与“地方文献”最可能的关联是“地方”(或“地域”“区域”).“社区”定义繁多并时有更新,但这并不能成为“地方文献”突破“地方”(或“地域”“区域”)指向的理由.如果一定要说存在失去“地方”(或“地域”“区域”)指向的“地方文献”,笔者以为,那应该称为“特色文献”.
本文立足西城区地方文献工作,阐述了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地方文献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对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现阶段地方文献工作进行探讨,最后对地方文献工作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本文从城市记忆与地方文献的关系谈起,结合目前城市记忆工程的现状,选取北京十大创新文化品牌“法源寺丁香诗会”为经典案例,提出构建集“5W+1F”大众传播模式、传播者、受众、传播渠道、社会环境、传播效果及信息反馈于一体的传播机制,是实现城市记忆和地方文献精准对接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章从地方文献的经济价值出发,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来论述了地方文献的意义及其作用,阐述了地方文献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缺失的关系,并提出了做好地方文献的几点设想.
桂林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2128年的建城历史中,深蕴着许多极具特色、种类丰富的地方民俗文献,这些文献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城市文化记忆.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俗文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挖掘和保护这些民俗文献,对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重现桂林城市中的文化记忆有着深远的意义.
城市历史街区及其建筑的拆与留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本文以非洲前殖民地国家毛里求斯为例,以该国城市遗产遗迹的使用与保护现状,提出几种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可能性,如延续使用、建筑功能转换、保留局部,等等.
地方文献是指记载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风俗、人文、自然环境等一切相关内容的文献.它从地域角度出发对区域内的人文现象和自然环境进行记录,是研究某一区域的重要文献基础,同时还为地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以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为例,试论地方文献对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