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监测牌对提升术后患儿及家长功能锻炼配合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u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进程监测牌对提升术后患儿及家长功能锻炼配合度的影响。目前在临床术后开展功能锻炼指导时,经常出现家长、患儿配合度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三方面:患儿因素、家长因素、医护人员方面。通过真因验证后得知,患儿怕痛,并与家长焦虑呈正相关,经多次宣教指导锻炼效果依然不佳,同时家长认知存在误区。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鸡尾酒式混合镇痛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功能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2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行膝关节静息疼痛VAS评分,将VAS评分相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21例,B组21例,A组术中给予关节腔周围注射鸡尾酒式混合镇痛剂(包括盐酸罗哌卡因200mg,酮卡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mg,肾上腺素注射液2.5mg,盐酸吗啡注射液
寰枢椎脱位是常见的上颈椎损伤,常呈进行性加重,常伴有高位颈髓压迫症,导致四肢瘫痪及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其潜在危险性较大,患者应及时治疗。医院可通过具体的MRI、X线检查等方式确诊,而因寰枢椎脱位的复杂性,病理可分为:外伤性脱位、先天性畸形脱位、白发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四种类型,根据治疗过程中病情治愈程度情况的临床动态分型,可把术后患者的康复程度具体分为:可复型、难复型、不可复型。
目的 通过前瞻性的分析我院关节外科的52例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从围手术期失血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关节活动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等多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氨甲环酸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排除有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tibia shaft fracture.
目的:研究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腕管腕宽和腕深变化.方法:6例志愿者腕关节CT横断面扫描,层厚1.0 mm,获取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的五个位置,即桡偏20时各掌骨基底部、腕骨、尺桡骨远段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选择三维重建区域,包括尺桡骨远端、腕骨和掌骨,从而获得腕关节骨骼三维模型.
Purpose: 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cases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L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under arthroscopy in our department betwe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枕交界区骨折脱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总结1999年12月至2014 年12月因颈枕交界区骨折脱位手术的患者360例,寰椎骨折并寰枢椎不稳66例,寰椎横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24例,齿突骨折147例(新鲜59例,陈旧性88例),Hangman骨折66例,寰枢椎复合骨折并脱位55例。
目的:比较单纯克氏针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不包括髌骨下极骨折)与空心钉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患者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从而为髌骨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目的 探讨修薄撕脱皮肤原位回植治疗单纯手部皮肤脱套方法和临床效果,便于在没有显微外科技术支持情况下尽可能保留患手功能.方法 对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5例单纯手部皮肤脱套缺损,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清除创口内污染组织及失活组织,双氧水、大量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多次,苯扎溴铵溶液(浓度0.1%)浸泡,创面在无止血带下彻底止血,将无血运的部分撕脱皮肤修整为中厚皮瓣;将修整后中厚皮
目的 探讨应用推进皮瓣修治疗先天性手指屈曲挛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利用推进皮瓣修复先天性手指屈曲挛缩15例24指,其中男性11例18指,女性5例6指。单纯小指屈曲挛缩5例,多指屈曲挛缩10例。合并不全并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