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氮碳共渗对20CrMnTi钢的渗氮层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了自己发明的能明显改善离子氮碳共渗过程和效果的多孔辅助渗氮筒.在离子渗氮过程中,把多孔辅助渗氮筒放置在阴极盘最佳位置上,并在筒内装入活性炭,在阴极盘上撒上氯化稀土和硼砂.研究发现,随着试样和多孔辅助渗氮筒的距离的增大,试样渗氮层厚度明显变薄,硬度梯度增大并且γ相的含量也随之明显减少而ε相含量明显增多.距离多孔辅助渗氮筒60cm处的试样的渗氮层明显出现分层现象.此外,少量的B和N原子也渗入钢内.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承包业务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承接的海外项目越来越多;阿尔及利亚于2014年超越南非成为非洲最大经济体,是我国非洲建筑工程业务的主要市场之一.阿尔及利亚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地震频发国家,地震是控制该国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阿尔及利亚抗震设计规范RPA99-2003中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方法,介绍了地震加速度系数A、场地特征周期T1,T2、阻尼修正系数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13亿中国人的梦,核心是工业化.但是,长期滞留于落后的"成形"制造不仅导致中国先进材料不敷应用,关键构件"三大问题",发动机、变速器等问题不得解决,机械制造大国处于中低端制造和竞争弱势,而且制约了产业升级转型. "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提出了一条到达机械制造强国和材料强国的"捷径",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既是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热处理赋予材料极限性能,表层
界面是材料中普遍存在的结构组成单元,它支配着材料的物质输运和能量传递,因而直接影响着材料及器件的各种性能.以GaAs基LD、GaN基LED等为代表的薄膜光电材料及器件,一般由多个功能层组成,其中存在的大量界面结构更是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晶体质量及器件的光电性能.本论文以界面结构的理论设计和和界面微观结构的表征为基础,采用界面处组元调控的插层技术,提高了LD和LED薄膜光电材料的晶体质量及器件的光电转化
通过采用活性屏等离子渗氮新工艺对工件表面进行渗氮处理,并对处理后工件的渗氮层厚度、表面硬度和渗氮层的组织进行分析和测试,从而探讨活性屏在活性屏等离子渗氮工艺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大尺寸活性屏渗氮时,随着离活性屏距离的增加,工件表面的渗氮层越薄,工件的表面硬度也越低,渗氮效果变差.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从活性屏上溅射出大量的可以作为渗氮载体的纳米粒子受到平均自由程的限制,不能够到达离活性屏较远
本文对双相不锈钢进行了低温离子渗氮和氮碳共渗研究,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表面硬度、硬度梯度和表面脆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硬化层横截面金相组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硬化层结构.结果表明,低温离子渗氮、氮碳共渗硬化层的性能(表面硬度、硬化层厚度、金相组织、物相结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或者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硬度和硬化层厚度不断提高,但最后变化会趋于平缓;表面脆性略有提高.
对37CrMnMo钢进行气体渗氮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渗氮层的组织、相组成及耐磨性等.结果表明,氮化试样的耐磨性均优于调质试样,若要进一步提高耐磨性,需优化渗氮工艺获得10μm以上的γ单相化合物层.
以42CrMo钢为材料,研究了直流电场催渗盐浴渗氮技术.该技术在渗氮盐浴中通过在被渗样品间施加合适参数的直流电场予以实现.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X射线衍射仪对渗层的显微组织、渗层厚度、硬度及物相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场可以显著提高盐浴渗氮速度,降低渗氮温度或缩短渗氮时间;在外加电压7.5V直流电场条件下,保温时间为80min时,处理温度530℃获得的化合物层厚度与同样时间常规
为克服传统粉末法渗扩中存在的渗扩时间长、渗扩温度较高的缺点,在渗扩过程中对渗扩样和渗剂施加交流电场以强化渗扩.研究了交流电场对粉末法渗硼、渗铝、渗铬及铝硅共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加合适的交流电场能够显著促进这几种粉末法渗扩,可使渗扩在较低温度有效进行;交流电场在加快渗速的同时也能优化渗层组织及相结构;交流电场增强渗扩渗层具有较常规渗扩渗层更佳的性能.分析认为,交流电场通过加热渗剂、增强粒子振动
全国热处理学会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理事长带领下组织国内数百位专家制定的《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对于我国从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机械制造大国迈向机械制造强国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热处理行业成功实施"中国制造2025"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路线图》中热处理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技术领域,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现代热处理技术发展可以归结为"绿色化、精密化、智能化、
采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方法,在280 V和300 V电压下对Q235低碳钢进行硼碳共渗处理,分析了渗层的显微组织和相成分.研究不同电压下硼碳共渗过程的光发射谱(OES),并评估了等离子体放电区的电子温度、电子浓度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电解硼碳共渗过程中放电区的电子浓度大于8×1022 m-3,达到局部热平衡状态.电子温度约为3000 K~12000 K,等离子体放电为活性碳原子和硼原子在钢基